晋定公三年(公元前509年),赵简子将上军。
晋定公十一年(公元前501年),赵简子为中军佐。
晋定公十五年(公元前497年),赵简子谓邯郸午曰:“归我卫贡五百家,吾舍诸晋阳。”
午许诺,归,告其父兄,父兄皆曰:“不可。卫是以为邯郸,而置诸晋阳,绝卫之道也。不如侵齐而谋之。”
午如之,而归之于晋阳。赵简子怒,召午,而囚诸晋阳。使其从者说剑而入,涉宾不可。
赵简子使告邯郸人曰:“吾私有讨于午也,二三子唯所欲立。”
赵简子遂杀午,赵稷、涉宾以邯郸叛。
夏,六月,上军司马籍秦围邯郸。
邯郸午,荀寅之甥也;荀寅,范吉射之姻也,而相与睦。故不与围邯郸,将作乱。
董安于闻之,告赵简子,曰:“先备诸?”
赵简子曰:“晋国有命,始祸者死,为后可也。”
安于曰:“与其害于民,宁我独死,请以我说。”
赵简子不可。
秋,七月,范氏、中行氏伐赵氏之宫,赵鞅奔晋阳。晋人围晋阳。范皋夷无宠于范吉射,而欲为乱于范氏。梁婴父嬖于智文子,文子欲以为卿。韩简子与中行文子相恶,魏襄子亦与范昭子相恶。故五子谋,将逐荀寅而以梁婴父代之,逐范吉射而以范皋夷代之。
荀跞言于定公曰:“君命大臣,始祸者死,载书在河。今三臣始祸,而独逐鞅,刑已不钧矣。请皆逐之。”
冬,十一月,荀跞、韩不信、魏曼多奉公以伐范氏、中行氏,弗克。
范氏、中行氏将伐公,齐高强曰:“三折肱知为良医。唯伐君为不可,民弗与也。我以伐君在此矣。三家未睦,可尽克也。克之,君将谁与?若先伐君,是使睦也。”
范氏、中行氏弗听,遂伐公。国人助公,二子败,从而伐之。
丁未,荀寅、士吉射奔朝歌。
韩、魏以赵氏为请。
十二月,辛未,赵简子入于绛,盟于公宫。
晋定公十九年(前493年),范氏、中行氏被灭,遂取消中军,自此为二军四卿。
晋定公三十六年(公元前476年),赵简子卒,子毋恤立,是为赵襄子。
赵简子死后,晋国正卿由智氏所取代。
晋出公十八年(公元前457年),智氏、赵氏、魏氏、韩氏尽分其范、中行故地。
晋出公二十二年(前453年),赵氏、魏氏、韩氏三家灭智氏,三分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