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心是个非常善良的女孩。
她有家学渊源,本身又极为聪慧,高深的针灸推拿学课程,在她看来却都极为有趣。
为了能尽早的学以致用,她在大二的时候就报名参加了学校里的一个中医志愿者服务队。
服务队会利用节假日的时间到附近社区为居民免费看病,不过看的都是一些头疼脑热的小毛病,李青心简单施针之后,大多都能复原,只是她经常会觉得这未免有些太小儿科了,一直想找机会大展身手。
就在前不久,系里的一位老教授通过某些途径了解到,在滨海市的最西端有一个叫做石牛村的地方。
那里位置偏远,村民生活困难,得了病除了硬挨就是找些神汉巫婆弄碗符水喝,能不能康复完全看运气。
老教授医者仁心,知道这个情况后于心不忍,便主动联系院里的志愿服务队,打算用3天的时间为石牛村送医送药。
滨医大社团甚多,但能以学生身份走出校门给病人看病的,只有针灸推拿学院这一家。
为了安全起见,老教授还特意找了几个年轻的男老师和研究生,因为要在山里过夜,原则上不允许女生参加。
但李青心有些特殊,她临床经验丰富,而且其父当年也是这位老教授的学生,毕业之后一直保持着联系,师生关系很好。
李青心知道此事后,下定决心一定要参加。
她先是连撒娇带生气的通过了她爸爸这一关,然后让她爸爸去求那位老教授。
老教授自己带了一个女研究生,心想再加上一个女生,两个人作伴或许更好,更何况这十几人的队伍去一个不足百人的小山村里,想必也不会出什么意外,便答应了下来。
一路的山野风光让这群看惯了钢筋水泥的大学生们很是兴奋。不夸张的说,这群人真的是一路唱着歌进驻了石牛村。
可在进村之后他们才发现,情况远比想象中的严重。
由于地处深山,这里虽然距离
滨海市只有一天的车程,但跟那个繁华的国际化大都市相比完全就是两个世界。
别说看病吃药了,村民们连生活都是靠政府的贫困补助,听说有这么一支大城市医疗队在这里免费看病,十里八乡的乡亲跟赶庙会一样,拖家带口的赶到了石牛村,估计这个小村落从建村之日起就没有这么热闹过。
仅第一天,志愿队就接诊患者达200多名,这一点连那位学识渊博的老教授也始料未及,后来的几天甚至连计数的功夫都没了。
到了晚上,他们好歹还能住在村长家或村委会里,可远道而来的群众直接就是席地而卧,虽说是十月份的天气,但山里更深露重,夜里的温度很低。
特别是到了早上,志愿者们一推开门,群众早就已经排好队在眼巴巴的在等着他们了。
年轻的学生心地单纯,被这一幕幕所感动,更觉肩负的责任重大,起早贪黑,甚至还临时延长了一天时间,总算是为每一名群众都接了诊,能不能治好暂且不论,至少也为他们提供了更专业的建议。
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欢迎他们的到来,在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看来,志愿队的出现是抢了他们的生意。
在此之前,石牛村附近的人病了,都会找村里的一个叫葛老婆子的老人家看病。
但在滨医大一行人的眼里,这个葛老婆子说是医生,但不如说是巫婆更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