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茅山道士闯花都马正阳 > 第4章:附鬼活偶

第4章:附鬼活偶

一个小时不到,牛家夫妻俩就把东西收集齐了,慌里慌张地回到家。

马看山仔细地检查了一下,特别注意到那把红得发黑的木头筷子竟然还是枣木的,甚是满意。

枣木在道教中被称为赤金檀,在佛教中则被称作辟邪木,有着强力的破邪效果。

他小时候曾经把玩过师父的一支拂尘,其把手就是用上百年的雷击枣木制成,质地坚硬,不畏水火,是非常优秀的施法载体。

马看山指着那只还在满院子找东西吃的大白公鸡说:“把它杀了,鸡血、鸡骨给我留着,其余的全部炖上!”

牛大叔赶忙抓住公鸡进了厨房,马看山则是抓起一把斧头折腾起那块一米多高的槐木来。

时候不大,牛大叔端着一大海碗殷红的鸡血出来,另一只手里则握着一大把白中带着血丝的生鸡骨。

马看山接过生鸡骨,随手塞进兜里,然后用手蘸起鸡血,在槐木上涂画起来。

槐树去皮之后木质洁白,马看山之前大致把木头刻成了一个人形,这会儿正用鸡血为这个木偶画上五官和四肢。

做完这些,他又用剩余的鸡血画了一张很常见的五气调和符。

到了下午三点多钟的时候一切准备妥当,马看山先是将五气调和符贴到了木偶的后背,然后取出7根筷子插在木偶周围

老两口看的是目瞪口呆,牛大叔壮着胆子问道:“小道长,你这是在做什么。”

马看山擦了擦头上的汗水,解释道:“槐木为木中之鬼,在植物中阴气最重,而公鸡是除了童子之外阳气最强的一种动物,我用槐木为体,鸡血为窍做成这个木偶,再以五气调和符理顺其阴阳和合之气,在一些恶鬼邪魔看来,这个木偶跟活人没有任何区别。”

顿了一顿,他又指着地上看上去随意插着的枣木筷子,进一步解释道:“筷子这种东西,夹百谷,入人口,随着时间的积累会逐渐出现一种沟通万物的特殊气息。”

即便到了

现在,民间还是习惯于将筷子插在白饭上祭拜先人,这并不是真的要让亡灵拿起筷子吃饭,筷子的目的在于引导沟通,就是在告诉他们“这里开饭了”,所以才会有筷子插在饭上是给死人吃的说法。

而马看山用这些筷子布下的则是七星锁妖阵,但却唯独留下了一个缺口。

老两口听的是云山雾罩、似懂非懂。

牛大婶有些不放心,问道:“这……这管用吗?”

其实别说是她,就连马看山自己心里也没谱。原因很简单,这半个法子是他自创的,任何一本茅山典籍中都没有这种做法,他只是将自己所知道的知识融会贯通,再结合当前的情况才制定出的这个计划。

也就是说,这个活偶术只在理论上成立。

也就是牛家夫妇对此一窍不通,才敢让一知半解、纸上谈兵的马看山这么折腾。

马看山也不跟他们浪费口舌,自信道:“当然管用了!快去把小海抱出来。”

牛家院子里有一棵种了十几年的老柿子树,根深叶茂,马看山指挥着牛家夫妇把小海牢牢地捆在了树上,与他刚才布置好的木偶遥遥相对,中间隔了一米不到的距离。

就在这时,一片厚重的阴云慢慢笼罩在天空上。

夏季山村本就多雨,只是这让马看山有些着急。

身处屋外,那自称明朝进士的饿死鬼一点都不消停,虽然被困得严严实实,但嘴里却破口大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