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龄给别人找了不自在,自然也就会有人找她的不自在,用地还是自以为无懈可击的一招——纳妃。
可他前世都没有纳,今生会纳吗?
她半点危机感都没有。
弘治元年。太监郭镛。请选女子于宫中或诸王馆,以待上服阕,册封二妃,广衍储嗣。左庶子谢迁谏止,谓六宫当备,而三年未终。山陵未毕,谅阴犹痛,不宜遽及此事。
次年礼科右给事韩鼎,又以皇嗣未广为忧,上言古者天子一娶十二女,以广储嗣,重大本也。今舍是弗图,乃信邪说。徒建设斋醮以徼福,不亦惑乎。天子言诚有理,但未宜遽行耳。
至弘治三年,荆王见潚亦请上博选良家女,以广胤嗣。而上终不从,盖中宫之擅夕,已著闻于宗藩矣。
金粲儿为此甚是焦灼,天家并不比民间,三宫六院本才是常理。何况亦龄入主中宫三年有余,却始终未有身孕,时日长了,便是有理也要变成没理了。
亦龄每每只是一笑:“母亲,不打紧的。”
金粲儿
都能被她气笑了。
这孩子,怎么什么时候都这么沉地住气?
弘治四年,吏部听选监生丁巘者,又疏言内庭妃嫔之选。上用谕德谢迁言而止,所以保护圣躬者至矣。今恐左右谗巧之人,或以皇储未建为言,移上初意,乞慎终如始云云。是时去谢疏时已阅四岁,且上亦从无采择之诏,其意不过迎合中宫,结欢张氏,为进用地也。
看,只要夫君够向着你,别管他是一介百姓也好,尊贵天子也好,何人能逼迫得了他呢?
这年的二月,她被诊出了身孕。
她知道,这是厚照来了。
十月二十七日,她顺利地生下一名皇子。
他欣喜若狂,殚精竭虑地想了一个月的名字,终于喜滋滋地告诉她:“照字如何?”
她心下并没有半点意外,面上却还要露出仔细琢磨的神情来:“ 嗯,盛德照明。真好听。”
厚照自小便聪明机灵,但她不记得他有聪明到这个程度。
两岁便能识文断字,三岁便能吟诵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