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天蓝如洗,阳光明媚。
千万缕明晃晃的光线,晒在人身上虽仍旧冰凉如月光般,但走在灿烂光影里,到底还是忍不住叫人微微翘起嘴角,感慨一句“今儿太阳可真好。”
然而,再晴好的天气,也有无法抚慰的人。
太子穿庭而过,皮靴踩在雪地上咯吱作响。
寒风拂过堆满积雪的竹林枝头,簌簌如盐粉飘落。
太子表情冷漠,一双平日里有如璀璨宝石般熠熠生辉的眸子现下也是失了光彩,沉寂幽暗,似是无边无际的黑洞。
大年初一,举国欢庆佳节,宫中自然也不例外。
至成先殿拜过皇祖母后,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于奉天殿行庆贺礼,最后到文华殿向他庆贺。
自他六岁被立为太子后,年年如此。
但今年,生变了。
申刻,有火光自中天少西下坠,化白气,复曲折上腾,声如雷踰,时西方复有流星,大如椀赤色,自中天西行,近浊尾迹化白气,曲曲如蛇形良久,正西轰轰如雷。
好在前后至多不过一盏茶的功夫,彼时万家欢庆于市集间无心他顾,又在事后严密****……
但有再多的好在又如何?
大年初一,本该新年新气象才是,却天降如此异象,又怎能当做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更何况,“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堵不如疏,周人便知的道理,今人如何又能不懂?
初三,天子为星变敕谕文武百官:“上天垂戒,灾异迭见,岁暮及今正旦,星变有声如雷,朕甚惊惧。
惟天道与人事相为流通,必人事乖违。
斯天道不顺尔,文武百官皆与朕共天职者,而五府六部、都察院、大理寺、通政司堂、上官及六科十三道官付托尤重。
凡一应弊政,及有利于国家生民之事,其各指实陈奏无或顾忌。
朕当采而行之,用回天意。”
好一句“……凡一应弊政……朕当采而行之……”,不管这话是说说而已还是真要广开言路来次
从谏如流,有上天警示在前,文武百官也都顾不上了。
吏科给事中李俊递率先进谏:“今日弊政,最大且急者为皇上之近幸干政,大臣不称职,爵赏太滥,工役过烦,进献太多,忠臣未复。
天变之来,都由于此。
内侍的设立,国初曾有定制。
而今一监数十人,其颁布藩郡,总领边疆,荐引邪佞,投献奇巧,如梁芳、韦兴、陈喜之辈,不可枚举。
乞无令干纪,奉使于外者召回,用事于内者省汰。
今之大臣不结内臣,则不得进;不依内臣,则不得安。
此以财换官,彼以官鬻财。
乞罢黜此等不称职之大臣。
爵赏应加于有功德之人,而现在一年传奉官至千人,数年已数千人;数千人之俸禄,一年以数十万计,皆为国家之租税,黎民之脂膏,不用以养贤才,而用以饱奸佞,实在可惜。
如李孜省、邓常恩之辈。
乞尽罢传奉官,以使爵赏不滥。
京师建佛寺之役无宁工之日,京营将士不遗余力。
如国师继晓,假妖以济私,耗费尤甚,中外切齿。
乞皇上内惜资财,外惜民力,不急之役皆停罢。
假借进奉以牟利者用一书一器竟获利十倍,乞留府库之财为军国之备。
陕西、河南、山西大旱,赤地千里,尸骨遍野,乞皇上体天心之仁爱,悯百姓之困苦,加以赈抚。
如此则天意可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