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 永清
原来如此。
金粲儿当即痛痛快快地应了,嘴里说着“王妃和郡主都太客气了”,将人客客气气地送到了垂花门外。
可回到正院后,她到底忍不住一直犯嘀咕。
永清郡主就是身份上再有些尴尬,但也是如假包换地龙血凤髓无疑啊。
便是再闲极无聊了,还能找不到个人陪她说话解闷?
至于专门来请连照面都没打过的陌生人吗?
要说因为亦龄治好了郕王妃而心生好奇,倒也不是不可能。
可这都过去一个月不止了吧,这好奇心是不是来的太慢了些?
郕王妃从前为皇后时在京中颇有美誉,时人夸其有仁德之心。
亦龄见过后也说她和蔼慈爱的很,半点没有传言中的脾气刚毅。
这样母亲教养出来的女儿,金粲儿倒不担心永清郡主是个飞扬跋扈的性子,会一言不合便欺辱亦龄。
只是,她实在有些想不通永清郡主的用意。
本想唤亦龄过来问问,看她是不是知道些什么,但点月过去东厢房一问说是在歇午,金粲儿便作罢了。
左右都已经答应下了,迟些再问也是一样。
可晚间用过饭后,一家人坐在一起喝茶说话时,她把这件事告诉亦龄后,亦龄比她还惊讶。
她瞪着一双杏眼,刚揭起的茶盖凝在手上:“啊?永清郡主请我做客?为什么啊?”
听说金粲儿已经替她应下了,亦龄立时又是紧张又是忐忑:“也不知道永清郡主什么性子?好不好相处?”
游星洗了一碟子杏送上来。
黄白色的圆果挂着水珠在灯下泛着晶莹剔透的光,光是看着就足以让人食指大动。
金粲儿笑着道:“这是海淀刚下来的水晶杏,甜着呢,都尝尝吧。”
是的。
你没听错。
就是后世那个顶尖高校扎堆的海淀。
比起某些一变再变的地名,海淀因着有大片大片水草泛滥的浅湖水淀,在最开始便叫这名。
嗯。
其实人家在金时因为地理位置好,是出中都正北门,经居庸关、八达岭通往蒙古高原的第一站,还叫过一段时间的“海店”。
但元朝之后,人家就又叫回了原名。
亦龄初到京城时,还做过在海淀买块地造福后人的美梦呢。
可想到还得传承个三四百年,她的春秋大梦就醒了。
金粲儿挑了个最大的杏递给她,“别想了,明天去了就知道了。”
亦龄咬了口杏,柔软甜润的果肉瞬间令她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感,她含含糊糊地嗯了一声。
鹤龄也安慰她:“姐姐,你别怕。”
延龄紧随其后点头如捣蒜。
亦龄:“……”
我没怕啊。
我就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有些紧张。
而且,这感觉怎么好像你们是哥哥,我是妹妹呢?
她微微莞尔着吃完了杏:“好,不怕。”
金粲儿和张峦在旁含笑看着。
夜里躺下后,金粲儿刚要迷迷糊糊地睡着,脑海中忽地闪过一个问题。
她摇了摇张峦胳膊,“夫君——”
“嗯?”
张峦打着哈欠,勉强应了一声。
“罗老夫人的寿宴上,我见过固安郡主的……”
张峦又打了个长长的哈欠,心道夫人啊你这不是说废话吗?
“……她看起来和我年岁相当……这么算来的话,那永清郡主最少也得二十七八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