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天下诸侯是为了预防朝歌城内的纣王突然有什么动作打聚集在这里的他们一个戳手不及,他们放出去的眼线就应该是在城门大开的朝歌城内,但殷受回来的时候所察觉到的眼线,却是尽数分布在大周营地周边。
他毫不遮掩的将这话说出来,却没让几个诸侯变了脸色,而这没几个当中就正好有刚才说话那人。殷受上下打量他一眼,直看得他心下忐忑,但殷受到最后却又什么都没说。
姜子牙见殷受没有再开口的打算,咳了一声,将这些人的注意力引到自己身上,道:“各位今日这么早前来,所为何事?”
姜子牙在大周的地位不低,既然他开口了也就没人会在如今的局面下不给他面子。众人相互看了一圈儿,最终有人忍不住先开了口,道:“丞相,照目前这个局面来看纣王身死只是时间早晚问题……”
姜子牙当然知道这些人想要说什么话,他看了一眼殷受,打断这人的话,道:“但现在纣王还活着,这天下仍冠着殷姓。”
“但天下很快就会改名换姓。”被姜子牙打断话的人并不死心,他见其它诸侯都看着自己,知道他们心中和自己打的是一样的主意,于是开口也多了一点底气,他道,“就目前的局势来看,大周兵强马壮,武王深得人心,成汤之后,怕是无人能出其右。”
这人将话说到这里停了下来,但姜子牙只是点了点头,什么都没说。有人见状接到:“若是武王取缔纣王,我等也不是不服,但为了伐纣我们的损失也是不小,还请武王和丞相能够酌情对我们进行一些补偿。”
身为一方诸侯最不能差的本事大概就是睁眼说瞎话,这些人在大周还未攻下成汤边境之前在地方封地小打小闹,等着闻仲死在姜子牙手下的战将手上,他们就扯了大旗说要汇聚天下诸侯同谋伐纣,跟着姬发姜子牙不费吹灰之力来到朝歌,却在伐纣之前在朝歌城外和姬发、姜子牙说起了损失。
姬发闻言开了口,他道:“各位对我姬发的辅助我姬发全都记在心上,不过现今纣王未死大事未成,各位说这些话还为时尚早。”
姬发说会将这些人对他的辅助全都记在心上,却没说一定会给予报答,就是对于之前那么所说的“补偿”,他也以为时尚早为由做了推脱。但眼见着成汤将灭,若是他们不趁着诸侯齐聚的时候在姬发手上讨上足够的好处,等着他日他们各回封地,再想从姬发这里要点什么便是难上加难。
于是那人等着姬发话落,道:“有目共睹纣王已经掀不起什么风浪,武王君临天下指日可待,倒是说不上为时尚早。”
这人话说到这里顿了顿,也许是觉得还不够直接,再开口便带了一分强势,他道:“在下说这话也不是想胁迫武王,但得不到武王的保证,就要我们将全部家当拿出来压在武王身上,实在
是让人放不下心。”
这人这话倒是有一点没有说错,来这里的诸侯带来了他们能够带走的所有兵力,只留下了必要的人手镇守封地。但在场的人心知肚明,他们之所以会带着这人么多兵力来,完全是想靠兵力来胁迫姬发,从他手里拿到更多的封地。
姬发闻言沉默不语,他看了一眼姜子牙,姜子牙开口却没对那人的胁迫做出回应,他道:“在与闻仲一战当中我大周损失了十数战将,数千兵力尽折其中,再往前说大战小战无数,尽是我大周出兵,你们则是袖手旁观。”
说到这里姜子牙停了下来,但在场的人还真很就有那么几个脸皮够厚的,一点没准备接受姜子牙的点到即止。有人道:“丞相这话就说得不对了……”
“哪里不对?”殷受开口打断了这名诸侯的话,他的目光在他身后站着的谋士身上溜了一圈,才发现竟是熟人。他隔空对那个曾经来和自己说要殷郊在战后取缔纣王的谋士点了点头,这个招呼倒是打得那个谋士缩了缩脖子。
这名诸侯在这之前就对殷受让他们干等这么久心有不满,如今听他问话只觉得刺耳,他道:“本侯倒是不知道区区一个谋士也能在这种场合大放厥词。”
说这这话他将目光落在姬发身上,开口没一点假作的敬意,他道:“还是说武王连自己手下的人都管教不好?”
姬发闻言看向说话的这人,道:“我手下的人还轮不到你来多说。”
被冠以“仁义”之名的武王其实真没那么好脾气,他在被人蹬鼻子上脸的时候也不会笑脸迎人,他沉下脸来倒是气势十足,他扫视在场诸侯,道:“既然你们将话说到这里,那我也给你们一个准话,这成汤天下是我大周所打,你们没给我大周雪中送碳,也就不要妄想凭着锦上添花来分不属于你的那一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