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昌看了一圈文武朝臣,发现不少人都明显清瘦了下来,道:“都回去打理一下,换一身素净衣物,然后在侯府外汇合,与孤王一起前往渭水恭请高人。”
文武朝臣闻言心中哀叹,却不会因为一顿酒菜去违抗姬昌的命令。
姬昌这次的出行的阵仗很大,为了不劳民伤财而未兴建宫殿的他,在此时倒是舍得破费:士卒开道戈戟锵锵,笙簧拂道余音缭绕,画鼓咚咚似雷声滚滚,走一路一路不停。
姬昌乘坐步辇居中,身后是文武百官相随,一行人才从侯府出发,便引了百姓瞩目,等他们到达城门,百官之后便是随行百姓。
有刚来的人问:“陛下这是去干啥?”
“还能干啥,上次武吉杀了人,经由高人点拨免了罪,陛下万分看重这位高人,想请他入朝,当天却几番走空,没能见到人,陛下认为是自己诚心不够,回朝便和文武百官一起斋宿三天,只等今天再去恭请!”
周围的人闻言讨论起这位高人的神机妙算与神龙见首不见尾
来,也有人称颂起姬昌的礼贤下士,周围的气氛倒是好生热闹与喜庆。
也许是姬昌这一次出行的阵仗够大,也许是他的心够诚,在百姓一路相随,直到他上一次看见鱼竿的地方的时候,他看见的便是一个白发老头背对着自己,而白发老头手中所握,正是那一天被人用石头压在原地的鱼竿。
姬昌见状心下一喜,让众人留在原地并示意众人安静,然后自己走上前去停在老头身后三步远处,正想开口说明自己的来意,那老头却背对着他开口唱了起来:西风起兮自云飞,岁已暮兮将焉依?五凤鸣兮真主现,垂钩竿兮知我稀。
姬昌将这几句话在心中嚼了一遭,心中大喜,却没有贸然说明来意,他朝着老头躬身一拜,问:“贤士在此垂钓快乐与否?”
老头闻言像是才发现自己身后站了人,他回头一看站起身来,回拜了回去,道:“草民不知文王驾临,有失远迎,还请文王恕罪!”
姬昌见状连忙上前扶住老头,出口的话倍显恭敬:“久闻先生大名,三日前未曾得见,姬昌自知不够心诚,今日再次前来,能得见先生,姬昌倍感荣幸。”
老头闻言大笑出声,倒也没将姬昌当作万人之上的君王看待,他道:“草民茅舍离此地不远,若是文王不嫌……”
姬昌闻言眼睛一亮,见老头将话说了一半,便知趣地接到:“先生相邀,姬昌怎会嫌弃?还请先生前面带路。”
老头闻言面上笑意更深,他在前引路,姬昌随在他身后,倒是将一干朝臣百姓全都丢在了原地,等着到了老头的茅草屋,姬昌正好问到他的名号。
老头正好推门,闻言头也不回,道:“草民姜尚,字子牙。”
姬昌闻言一愣,在此之前他被囚在朝歌,对外界的事情却也不是一无所知,于是姜子牙凭着一身本事入朝为官,最后因不愿督建摘星楼,在纣王面前跳了护城河这件事,姬昌当然不会不知。
姬昌道:“先生之前可曾入朝为官?”
姜子牙将姬昌迎进门招呼他坐下,又倒了两杯茶水放在各自面前,道:“此前曾居成汤下大夫一职。”
说着这话的姜子牙面露嘲色,他对姬昌笑了笑,道:“草民以为入朝为官便能造福百姓,却不想纣王无道,竟让草民做剥削百姓钱财骨血之事。”
姬昌闻言对于请姜子牙入朝一事突然生出些底气来,他站起身来,对着姜子牙深深一拜,道:“既然先生称呼姬昌为文王,想来是知道我广招天下贤才同谋伐纣一事,不知先生可有心出山,助我西岐一臂之力?”
姜子牙闻言像是陷入沉思,并没有伸手去扶在自己面前一躬到底的姬昌,他想了许久终究是摇头,叹道:“若是伐纣便是主动挑起战争,彼时必将死尸无数、生灵涂炭,实非草民所愿!”
姜子牙这话出口便是拒绝,他像是才注意到姬昌,连忙伸手去扶,手中使力却不想姬昌铁了心不起身。
(本章完)
下载【看书助手APP】官网:www.kanshuzhushou.com 无广告、全部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