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法国人驾驶的萤火虫也开始发威,qf17磅炮很快就还以颜色,虽然使用了柴油机之后,狼獾突击炮并不是很易燃,不过击穿了正面装甲之后在车体内部爆开的炮弹,还是给予了他们极大地杀伤。
车内的成员阵亡之后,就算是车子本身还没有彻底的损毁,也暂时的失去了继续作战的能力---装甲车的乘员都是技术兵种,并没有那么多的备胎可以利用,阵亡了就只能等到休整的时候才能想办法补充。
法国人的数量更多一些,但是德国人的命中率更高一些,双方的射速也相差无几,所以损失的速度也几乎持平,在经历了半个多小时的厮杀之后终于分出了胜负---德国人的狼獾突击炮全部沉默,而萤火虫还剩下三分之一能动。
好在他们的奋战给后方的部队争取了一些时间,部队之中配发的拖曳式90炮也被架了起来,剩下的三是多辆萤火虫继续冲击的时候,就被这些埋伏起来的反装甲炮又击毁了大半,只剩下了十多辆的幸存者。
所有的法国人,都在出发之前就已经知道了自己肩负的重任,即便是打到现在已经彻底的失去了组织,他们还是坚决的向着德国人发起了新一轮的冲击,用主炮和机枪给德国步兵制造了大量的伤亡。
直到接到消息之后,另外一个装甲掷弹兵师的装甲营来增援,这才将这十多辆萤火虫全部击毁,此战,没有任何一个法国军人投降,整个旅奋战到了最后一刻,给刚开始有些骄傲的德国人带来了极大的震撼。
施里芬伯爵担心其他地方也会遭受这样的反击,只得下令让部队先停止追击,等待后方的部队完成重型浮桥的建设,装甲掷弹兵所属的狼獾突击炮增援上来,以免淬不及防之下遭受到更加严重的损失。
此战带来的另外一个结果,就是全世界都第一次认识到了,装甲突击的真正威力,若是己方没有同等的装甲力量抵消,普通的步兵简直就是毫无还手之力,英法德俄等四国立刻就加大了突击炮的产量。
与此同时,各国的兵工厂和研究院,也接到了几乎相似的指令---研发装甲更厚,火力更强的新式突击炮。
第三十一章 飞龙骑脸
就在血拼了一场的欧洲战场平静下来舔伤口的时候,时间悄然走到了涅槃七年的十月第,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海口航展的时候了。
每年的航展上面,银联集团的各家公司总是能够拿出一些划时代的技术,这些年来已经形成了一种不成文的惯例,所以各国军方都相当重视这个展会,特别是在这种硝烟弥漫的国际局势下,大家就更加重视能够影响战局的技术了。
所以各国早早的就派出了海空军的精锐人员,以驻大使馆武官的身份来到了艾玛王国,并且在航展开始之后,毫不客气的全程参与了进来,不肯放过一丝一号的机会,就怕有什么新技术被自己的敌对国家给买了去。
而银联集团也没有让大家失望,出现在航展上的不再是大家所熟悉的飞机,而是一种装备着两副螺旋桨,拥有漂亮的倒海鸥型机翼和气泡式驾驶舱,一看就相当高大上的新式战斗机,但是所有人的脸色都相当的难看。
因为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将这款飞机进行公开展示,显然就是摆出了要出售的架势,而且选择在这样的时机进行展示,肯定是准备以此就捞个够本,而作为买家最恨的几种情况一下子就全聚齐了---时间紧、对手多、必须要。
不管这些各国武官的心里多么的不舒服,这款战机还是当着所有人的面升空了,并且刚刚收齐了起落架,就表演了一个快速爬升,短短三分钟的时间就进入了高空,秀了一把绝对碾压所有现役战斗机的优秀爬升率。
在经历过了这么多次的实战时候,各国空军当然明白升限和爬升率的重要性,而这款飞机的爬升率相比各国现役飞机,差距已经大到了能够也能够肉眼就看出明显区别的地步了,这也就让这些各国武官更加咬牙切齿。
而主持人还在那里热情洋溢的介绍着:“这款名为‘飞龙’的多用途战斗机,使用了一系列全新的技术和设计理念,完全可以达到同时替代现役战斗机和俯冲轰炸机的目标,用更少的飞机做更多的事情。”
“本款飞机使用了全新的离心式涡轮螺旋桨发动机,使得它能够在上万米的高空保持充沛的动力和机动性,并且高达四千马力的最大功率,搭配对转螺旋桨,让它拥有了全所未有的加速性和爬升率。”
“四门20mm机炮能够瞬间撕碎任何的对手,高达三吨的载弹量让它能够胜任轰炸机的任务,你甚至可以让手下的小伙子们,挂着航弹出门先对敌人进行一波轰炸,然后再顺手击落敌人前来拦截的战斗机。”
总而言之,主持人在全世界面前,将这款新式战斗机吹上了天,然后到了交易日这一天,顺手推出了一个让人恶心的交易方式:“一百架样品飞机,一条生产线,全系列生产图纸,打包拍卖。”
“一千万银元起价,一次性买断所有权,如有发现违约行为,可以十倍赔偿,可以给诸位一天的时间,和国内沟通并且筹钱,明天正式进行拍卖,拍卖完成后一个月之内必须结账,否则视为放弃。”
各国顿时就是一通忙活,到了拍卖日这一天, 不但同盟国和协约国的代表都到了,就连美国海军都派来了代表,大家互相用敌视的目光打量着彼此,然后分开坐在略显空旷的拍卖会场之中。
在拍卖师宣布开始之后,协约国率先举牌:“两千万。”
同盟国紧追不放:“三千万。”
“四千万。”
“五千万。”
到了这个价位之后,双方都有些犹豫了,不但举牌的速度满了很多,加价也没有之前那么利索了。
“伍仟壹佰万。”
“五千二百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