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雍微微摇头说:“唉,差距确实挺大!”
辛渊说:“知道就好!”
邵雍道:“敢问博士,收入如何?”
辛渊不屑道:“这能随便说嘛!”
邵雍说:“想必定是比私塾的夫子要高吧?”
辛渊道:“这还用问!”
邵雍说:“可据我所知,夫子的收入少却让学生一生难忘其名,所教蒙童十有八九彬彬有礼,而博士收入甚高,为何所出有成就者十之一二,还不乏贪官污吏、蝇营小人、甚至祸国巨害呢!”
辛渊气急,指着邵雍,说:“邵雍!你这是诬蔑整个太学!”
此时,一位年老的先生在座中抬手止住辛渊,这老先生正是即将退休的易经老师姚祖黎。
姚祖黎说:“辛博士,邵雍年纪轻轻,何必与之计较,邵先生,我太学海纳百川,允许师生各抒己见,还请先生莫要见怪!”
邵雍行礼道:“姚老先生,晚辈初来乍到,不知学府风气,也请多多包涵!”
姚祖黎说:“先生术数之名,老夫也略有耳闻,只是先生年纪尚轻,又无执教经验,这周易之理何其广大,未知先生能驾驭否?”
邵雍心知又是一关,沉了下气,说:“易经乃群经之首,衍生诸子百家,涵盖天地之道,邵雍实不敢说能驾驭之,只是百家之说源于易,易经之理源于道,万法归宗不过yīn阳相转,而生四象八卦,只要把握好其本质,静心寡欲,则不难明心悟道!”
姚祖黎连连点头,其实他已经对这个年轻人有所欣赏,但还不甚放心,因此不但事前就同意有些老师故意去刁难,并且自己也要试他一试,如果其回应能让自己满意,那么,自己也就能放心地把学生jiāo给他了!
邵雍继续说着:“至于年轻年长、有无经验,这里我不为自己辩解,因为学院是否接受于我,我不勉qiáng,但是,既然有这个机会,我想替在座的诸位学子说几句公道话!他们都是年轻一代的人才,离开学校后,对于外界来说就是没有任何经验,而经验是什么?按照易理,一分为二,事有yīn阳的说法,经验虽然是保本不失的一件外衣,但同时也是让人裹足不前、不敢创新的壁垒,大到国家、小至商贾,如果唯经验是举,那么无异于穿着陈旧的外套不脱,闭关锁国,给自己筑起截断活水的城墙!!yīn阳互转才能万物生发,新旧jiāo迭才能蓬勃发展,有和无更是相生相辅,道之始源,有经验是好,没有经验白纸一张又怎知不好?年龄与经验其实同理,如果事事都以年龄、以经验筛选,那么汉朝就不会有韩信,三国就不会有孔明,要知道这两位拜将之时都仅仅是二十六七,又哪来的履历和经验呢!”
话一说完,无声的学堂里顿时涌起一片喝彩!
“好哦!!”学生们被这番话说到了心里,都纷纷鼓掌叫好:“经典呐!”大家点头赞许着,连首先发难的韩一凡听了这一席话也不由得点头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