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放下手中茶杯:“爸爸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夏夏都能打酱油了。”
林知夏指出一个纰漏:“我没有打过酱油。”
爸爸愣了一下,林知夏又帮她哥哥讲话:“林泽秋是成年人了,他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就让他自己选择吧。不管怎么样,我站在哥哥这一边。”
林泽秋伸过来一只手,手心朝上,林知夏和他击掌,兄妹二人简直默契十足。
爸爸妈妈就没再催着林泽秋找女朋友。身为父母,他们既不想让儿子烦躁,也不想和女儿争辩,再加上儿子和女儿的工作都很忙,一家人难得有空聚在一起聊天,感情问题只能暂时放下。
爸爸主动问起了林知夏在学校里的情况。他听说林知夏担任了四校联合研究组的副组长,科研任务特别重,还有自己的基金项目,也不知道她能不能忙得过来。
“我可以的,”林知夏向她的父母描述道,“我在实验室里工作,不知不觉一个上午就过去了,吃完午饭,下午接着gān活,一天又一天,时间过得很快。因为我在做我喜欢的事,所以不觉得累。”
妈妈扒开一个橘子,自己吃了一瓣果肉,确认橘子很甜,才把它递给了林知夏:“夏夏,听妈妈的话,在学校悠着点,别太累了,身体最重要,爸爸妈妈都心疼你。”
“嗯,”林知夏吃着橘子,含糊地说,“我知道。”
橘子口感醇厚,甜中带点清香,这是家的味道。
*
自从“四校联合研究组”成立,林知夏的科研进度加快了许多。她的同事们都是全国jīng英,jīng英手下的学生们各有千秋,经过一番短暂的磨合期,大家的合作越发顺利。
林知夏和谭千澈都是研究组的核心成员。他们二人的课题组备受瞩目,无形的竞争压力降临在两组同学的身上,虽然林知夏对她的学生们依旧温柔,但是,谭千澈每周都会qiáng调一遍“研究生的目标与规划”,还给学生们制定了一份“每周自我考评表”。
谭千澈让林知夏无数次地回想起剑桥的印度学姐——根据林知夏的亲身经历,印度学姐的严厉教学模式也能成功地激励一部分学生。她无权gān涉谭千澈的教学方法,谭千澈还经常和她一起开组会。
眼下,他们的四校联合研究组的工作重心是开发量子芯片——这是一道极其艰巨而复杂的难题。林知夏的思路也很大胆。她彻底颠覆了以往量子比特的操作模式,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改革方法,组里有一小半同事不赞成她,而谭千澈和谷立凯都相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