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他要qiáng调的居然是这个,秉持礼貌,柏泠回了句:“谢谢。”
谢谢学习系统,谢谢特殊奖励。
“但是,”苏晓一个大喘气,转折,“就因为你有天赋,就更应该好好珍惜它,好好用起来。”
“世界上多的是努力,但就因为缺了那点天份和机遇永远不出头的人。”
“而且大多数能成功,能留名的艺术家,都是全身心投入在一个方面的。”
苏晓说得情绪激动,手紧紧抓住桌布的细绣钩花,快扯出一个dòng来。
他这几句话的核心理论和之前说过的有点类似,但这次顺耳多了。
如果她没有系统,苏晓这几句话也不是一点道理没有。
但她有。
“你认为我的努力程度配不上我的艺术天分?”柏泠jīng炼地提取要点。
直接被点出想法,苏晓内心有点窘迫,面上却极力崩住,装作满不在乎的样子点点头。
柏泠也点点头:“我乐意。”
本以为会听到反驳或者是解释的苏晓愣住,不敢相信他居然听见了这么一个像耍无赖一样的回答。
也没来得及作出反应,眼睁睁地看着柏泠提着书本离开。
回到房间的柏泠在书桌前坐下。
没有继续翻看书本,她思考起苏晓的话来。
她当然不会因为苏晓两句话就不坚持自己的选择。
她想的是那句——“多的是足够努力,却因为缺了那点机遇永远不出头的人”。
这句话是真的。
很多人不是没有才华,也不是没有信念去努力。
但究其一生,可能都得不到赏识。
运气好的在死后作品被发掘,运气差的就像几颗砂砾一样卷入海里,无影无踪。
......
从苏家再次因为基金会上了一次热搜后已经过去了近一周。
网络上每天的信息都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将近年关,所有人都喜气洋洋准备迎接新的一年,苏家已经快被人们忘在脑后。
就在除夕前三天,柏泠停更好几天的微博发了条新的动态。
【柏泠:“苏忆”画展邀请,详情见(网址)@忆青社】
还没等柏泠的粉丝反应过来。
忆青社的官方微博已经迅速转发了这条,还附上了详细解释。
由柏泠提议,苏家与忆青社合作发起画展邀请,不限题材不限类型,从报名的电子稿中筛选合格的画作进行长期画展,每一个月进行轮换。
画作筛选由忆青社和柏泠共同决策,场地经费由苏家赞助提供。
这条微博刚刚发出时还没什么水花,柏泠的粉丝甚至更关注的是她修改了微博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