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还有朋友觉得她还有这些迷惑纯粹属于没恋爱好几年。唐蔚和上一任分手已经是四年前的事情。在二十岁的最后一年,和从大学时代就在一起的女友分手。两个人都应该被称为知书达理,只是对方比她——至少在表面上——要硬气一点,朋友们说。朋友们怎么知道其实女友最后要和唐蔚分手是因为唐蔚死心眼得多,内心顽固得像花岗岩——或者,女友在分手的时候说,你是抗腐蚀的玻璃,我不是,行了吧?
她觉得女友被侵蚀了,不应该这样退让,比如不应该在两个人一起出去旅游的时候,为了搪塞父母的相亲要求也好心怀鬼胎也好,邀请两个显然对她们两个有意思的男同事同行。她生起气来,骂女友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然而女友眼神忧伤地对她说,除了书从心里过,别的事情也会从心里过啊。不像你,只留下了书。
这句话算是给接下来唐蔚的生活判了刑。三十岁发现自己有所知但又几乎等于一无所知,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运。她的顽固就快变成一块脏兮兮的石头,任由风化了。她无心恋爱,也找不到中意的人,可能真的要滑向自己最不想成为的样子了。
这时候她余光瞥见赵仪给她端来热巧克力。
Rainy Night in Georgia (2)
赵仪和前女友分手的理由非常简单:她不爱热闹,女友爱。互相嫌弃的两人也不知道当时是怎么滚到一块儿去的。或许是因为对方无脑的崇拜自己、自己骄傲的享受崇拜吧,赵仪想,谁也经不起夸,一般夸三次也就差不多攻占城池了。其实同居之后没多久她就开始嫌弃对方了,或许对方也在那个时候开始嫌弃她。如何将就过下去了呢?赵仪不大能理解,无法合理化就只能归罪于“来都来了”这一害人害己的价值观。
不能因为来了就作践旅行,不能因为寂寞就随便找人。当起老板安定下来之后,赵仪越发闲散懒怠,尤其是在私生活上,压根断了再找一个女友的念头。她总是想,何苦去主动找呢?明知道那些在鱼池里游来游去的鲨鱼们大半不安好心,她又不是鲨鱼,她是海鳗那一类的——虽然长相实属凶恶,但在自己的石缝里等待也是一种策略,何况这石缝这会儿真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