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讲。”
西北十酋的住民都被金银封体屠杀,为何独有你还活着?”一剑封禅的话中透着令人不适的狐疑,练无瑕微皱了眉看去,见他状似无意的打量着他处,在枯行者看不见的角度,手却已搭在了杀诫的剑柄之上。
一瞬之间,练无瑕明白了他的顾虑。以这神秘高手的残忍手段与qiáng悍实力,这枯行者为何竟能在其手下成为漏网之鱼,更苟延残喘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最终恰好就巧遇了追寻金像线索而来的他们,而他们中更恰好的居然就有一个人,能解开这金银封体?
世上真有那么多的巧合吗?说有,似乎也没什么不对;硬要说没有,又确实觉得这一系列事情发生得刻意,似乎有人在暗中操纵一般。
可疑,实在是太可疑了。
这些疑点,练无瑕并非没有能力想到,她只是从未去想过。以己度人向是人性普遍的习惯,练无瑕生来便习惯于以善意去揣度他人心意,即使对方所作所为并不光明,也要为对方找出几条情有可原的借口出来。而一剑封禅却正好相反,即使性情再豪迈狂放,险恶、机警、诡诈这些yīn邪的品质依旧暗暗地铭刻在魂魄深处,化作了他的本能。
这也是他得名人邪”的由来。
望着这样的一剑封禅,不知怎么,练无瑕觉得有些悲怆。她侧过头去不再看他,脑中却忽然忆起同行的某个晚上,对方坐在篝火边,百无聊赖的拨弄着足下冒着浓烟的枯枝,半晌腻了,四仰八叉的往地上一躺,眼瞪着头顶高远深邃的银河穹庐,蓦然冒出一句似是而非的叹息。
我是沦落人间的邪。
作者有话要说:剑踪时期,一剑封禅真的对吞佛童子的存在没感觉吗?赦生曾说吞佛自欺欺人最可悲,其实自欺欺人这项品质,是一剑封禅与吞佛共有的,也不知道谁更可悲一些
太上敕令,超汝孤魂鬼魅一切,四生沾恩,有头者超,无头者升……敕救等众,急急超生,吾奉太上老君律令敕——道家《往生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