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齐刷刷咋舌:“一个月多少银子?”
沈钰伸出四根手指,又重复了一遍。
这一回,就连最淡定的沈铁柱都没能崩住,笑得见牙不见眼,满脸都冒着傻气。
然而没人笑话他,心里不知道羡慕了沈铁柱多少回。这么个聪明娃娃,怎么就落到他家去了呢?一个月四两银子啊,一年就是四十八两,多攒几年,都能在镇上买座敞亮的房子了!
沈铁柱一家的好日子,来了!
这会儿谁家还记得沈铁柱家人丁不旺的事儿呢?沈钰这一个儿子,十个儿子都不换啊!
见大伙儿都激动得脸色通红,沈钰想了想,上前先给大家深深鞠了一躬,诚恳道:“沈钰能有今日的荣耀,各位叔伯婶子功不可没。我先谢过大家了!”
嗨呀,是个懂礼的好孩子!
大伙儿更兴奋了,连连摆手道:“秀才公的礼,我们可不能受。赶紧起来,咱们也没帮你什么。”
沈钰正想把先前教村民们卖豆腐让他们凑钱的事儿给掰扯清楚。虽然沈钰觉得自己是技术入股,收他们的钱是应该的。架不住这年头儿的村民们还没有这么深刻的认识,又过了这么多年,怕是已经心有怨气,觉得他们辛辛苦苦做豆腐卖豆腐,沈钰跟着占了便宜。
既然要掰扯清楚,话就要说得漂亮,这个时机正好。
沈钰心思电转,呼吸间就想好了说词,感激地看着族人,语气十分真诚:“这些年来,叔伯们助我良多。虽说做豆腐的法子是我教给大家的,但也不能总让大家受累。如今我考中了秀才,可以领朝廷禄米,先前说好的每家给一两文钱之事,就此作罢吧。”
众人脸上一喜,万万没想到沈钰会说出这番话来。
同样的话,不同身份的人说出来的效果也不同。若是沈钰没考中秀才时说了这话,族人们只会觉得这是应该的,这小子都占了他们好几年的好处了。如今沈钰好歹有了功名在身,说话的分量自然也比往日要重得多。其他人听了,难免会生出“这后生可真和气”的想法。说到底,做豆腐那法子,还是他们承了沈钰的情。
不得不说,考□□名后的沈钰,已经有了让胡搅蛮缠之人忍着本性和他讲道理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