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县的县令姓梁,乃是先帝年间举子,久不中进士,又因家境贫寒,供不起他再继续苦读,便谋了一个县令之职,在新安县当了七年县令。朝廷三年一铨选,要给官员评录调动,梁县令自然想更上一层楼,却苦于没有门路也没有政绩,只能默默为民做事。
如今,政绩来了。
民生,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大事。一户人家多出一百斤肉,十户便是一千斤,大楚朝民户何其多也,倘若这劁猪之法能施行开来,天下百姓都得感其恩德。
梁县令生于乡野,少时贫苦,虽有私心,却也装着天下万民。知晓这一消息后,生怕是底下人贪功,特地去了沈家村一趟。
这本来跟沈钰没啥关系,县令亲至是来看肥猪的,他这个七岁小学生连凑热闹的资格都没有。然而谁让劁猪这法子,是他提的呢?所以,甭管几岁,先来见县令吧!
沈二川紧张得话都不会说了,那可是县令老爷啊!朝廷命官!万一得罪了他……
沈二川一个激灵,拉着沈钰的手都在抖。
沈铁柱也愣在当场。李巧儿就更别提了,浑身都在抖,不知是吓的还是激动的。
关键时刻,还是钱翠花稳得住,大着嗓门道:“县令老爷是为了劁猪的法子来的,这可是让大家多吃肉的大好事!总不能还让县令老爷发怒吧?”
沈二川这才吐出口气,同沈铁柱一左一右,牵着沈钰去面见梁县令。
沈钰的看法同钱翠花一样,总归不是坏事,不需要紧张。
于是,莲池镇的父母官梁县令便惊奇的发现,这一家子,俩大人还不如一个幼童稳重。
思及沈氏族长所说,沈钰颇有些神异之处,梁县令心下竟然信了大半。
再一细看,梁县令对这话的信任度又往上涨了点。盖因为沈钰生得太好,看着便让人觉得不是常人。饶是梁县令,心内也得赞上一句,不想乡野之间,竟能养得出如此钟灵毓秀之辈。
沈钰的表现也很加分,见礼对答不卑不亢,竟是比梁县令往日见过的士绅之家更显风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