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吏部驳回了东宫的要求?不肯让大爷做吏部侍郎?”郑素馨十分惊讶:“那以前说好的户部侍郎呢?”
太子派来传信的内侍束着手,低头喃喃地道:“……也不行。”
“怎会如此?”郑素馨蹙起眉头:“如今是太子监国,难道那些人,还是不听太子殿下的话?”
内侍忙摆手道:“不是这样的。太子殿下让小的传话,说是吏部尚书不肯任命。因为按六部的规矩,要入部做官,一定要通过科举取士,中了进士才可以。连中举都不可以的,举人最多只能在下面的州府谋得一职,是不可以在六部任职的。”
“还有这个规矩?”郑素馨挑了挑眉:“我怎地没有听太后娘娘说过?”
那内侍只是笑,不肯说太后的一句不是。
吴长阁听见了,有些尴尬。
等那内侍走后,他对郑素馨道:“好像是有这个规矩。我的那个五品闲官,就是挂在京兆尹门下。”也算是州一级,只不过这“州”是京畿地区。
吴长阁曾经下场科举,中了举人,但是进士考了三次都没有中,后来就收手不考了。
郑素馨坐在妆台前,将一支五凤衔珠的歩摇斜斜插入发髻,淡淡地道:“既然这样,那就去考一个进士。”
“你说得容易,好像我没有考过一样!当初三次落榜,前前后后九年的功夫,你道那些日子是人过的啊?!”吴长阁有些不满,坐在郑素馨身边发牢骚。
郑素馨笑道:“我当初不晓得去六部做官一定要中进士。如今晓得了,自然要为你谋划的。你别怕,今儿我爹六十大寿,咱们先去贺寿,回来就有法子了。”
吴长阁拉长脸:“回来有什么法子?我可警告你,不许bī我再去念书。我当年念的眼睛都支楞了,完全不成人形。”
郑素馨笑得眉眼弯弯,伸出青葱般的手指,在吴长阁光洁如玉的额头轻轻点了一下:“你这傻子,也不想想我爹是做什么的。有我爹在,你中个进士还不容易?”
吴长阁醒悟。郑素馨的爹郑老爷子是郑国公。掌管的是监察部御史一系和礼部,大夏的学堂都是以郑家为师祖,科举就是由郑老爷子和礼部以及监察院一系负责的。
“太好了!如果能弄来后年的题目……”吴长阁大喜过望,将郑素馨从腋下抱起。像小孩子一样凌空转了几个圈。
郑素馨一向笑不露齿,但是这一次被吴长阁逗得启唇而笑,美不胜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