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犹豫不决
十几天后,乡里的中心校传来消息,兰春的这堂公开课,获得了全乡优秀课。并且在尖山沟小学校长刘勇以及中心校校长李春林的推荐下,进入了全县公开课的评选。
但最终,兰春却拒绝了这次评选。也正是因此,但当时才二十出头的她却并没有想到,也正式因为这次的倔犟,她的人生轨迹,便从此改变。
当天的晚上,回到村部的宿舍,在没有灯昏黄的光照下,她在日记本上写下了几个字:
“当老师的目的,是什么?学生?自己?”
那一年,是1976年。
也正是在这一年的秋天,下乡知青回城的消息,终于被确定。尽管还没有下达具体的返城政策,但已经不再有知青被派下乡村来了。于是整个村部的知青,再一次人心惶惶。
一封又一封信从城里寄来,都是那些知青的父母,在翘首企盼。
“你,啥时候回城?”
傍晚的太阳,懒散的趴在西面的山头,天边零散的云彩被点燃,散发出通红的光,于是整个村庄被染红,红的像火。
小学的门口,兰春背着蓝色家织布做的兜子,回手锁上了学校的大门。每天上班,兰春都是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这两年一直如此,所以刘勇索性把学校大门的钥匙又配了一把,交给了兰春。
兰春的兜子鼓鼓囊囊,里面装的是学生的作业本,白天没批改完,要带回到村部的宿舍,这也是兰春到学校上班以来,一直保持的习惯。
课本多了,未免有些沉重,兰春的个子不高,身形瘦弱,背起来略显吃力,只能微微的侧着肩。
叶国华伸手接过她肩头上的书包,挂在自己的肩膀上,又抬手帮兰春锁好了学校的大门,顺口问到。
其实所谓“顺口”一问,跟叶国华三天两头傍晚的时候从学校门前“顺路”路过一样,都是一种人为的巧合。
兰春抬头看了他一眼,有连忙移开目光。下意识的网一旁闪了闪,和叶国华保持着两三步的距离,两人一起朝村部的方向走。
“还没想呢,前天给我爸妈写了封信,托人送到乡里寄走了。”
兰春目视前方,边走边说到。
“哦……”
叶国华只是哦了一声,半晌没再说话,其实他是不知道该说点啥才好。兰春给出的答案是不确定的,兰春从不说谎,所以叶国华相信她的确是没决定。
但这并不在叶国华的预料之内,尽管他早已做好了对任何结果的应对,但在兰春的面前,却一下子失效,全都忘在脑后了。
“眼看着就冬天了,再然后,就过年了……”
良久,叶国华才说到。
因为他觉得,必须得说点什么了,不然的话,刚才沉默的尴尬,会一直持续到兰春回到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