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忙碌中,迎来了六月十六,正在抽空拯救濒临死亡的绣花技艺的周幸接到同事的友情通知——你妈来了!
一晃半年不见,周娘子在专门接待的房间等的惴惴不安。不知道女儿过的好不好?不知道女儿恨不恨她?哎哟,半年不见,真是做梦也想见女儿。好容易等到农闲才得空,不知道她怎样了,有没有挨打?吃不吃的饱?正胡思乱想,忽一个标致的小姐一掀帘子,她本能的站起来打招呼,对方却先开了口:“娘娘怎么有空来?”
周娘子吓了一跳,怔怔的盯了自家女儿半晌,这这这是她家大娘!?
“娘娘?你怎么了?”
周娘子醒过神来,伤感的眼泪都吓了回去,语无伦次:“你你……还好好……长高了!”
周幸点头:“嗯,高了一点。爹爹可好?嫲嫲呢?四哥病好了么?”
周娘子勉qiáng找回了点状态:“好,都好。四郎没事了。”把“可怜我的儿”这句感叹生生咽了回去,闺女长的白白胖胖,实在跟可怜不搭边。秦嫲嫲真好人,给闺女找了个这么好的地方,可惜少生了几个女儿。
乡下人进城多少有些拘谨,周幸也不在意她娘的慌乱。只继续问道:“我捎回去的书,四哥可看了?”
“看了看了!什么天地玄huáng、宇宙洪荒的,我也听不懂。秀才夸他聪明呢,好一本书都背下来了。就是学费收了三百个大钱!只是大娘啊,背那个有什么用呀?四郎被兄弟好一阵笑话!”
“笑话什么呀?”
“也没什么,就是嫌弃他玩的时间少呗。”
“学了好,日后到东京来捡钱。”周幸道:“识字的人,工钱多的七八贯一月的都有。少的也有一两贯,比去做苦工种田都划的来。”
周娘子瞪大了眼镜:“一两贯!?真的呀!”那三百钱不亏!
“嗯,那得真识字,就一本千字文还不算。”周幸说着就从袖子里掏出一本白居易的诗集递给周娘子:“这是我近来抄的,带回去让他看着吧。”白居易的最好懂!反正目标在于识字,可惜这年头没有《三字经》,据说那个效果更好。
周娘子带着一脸崇敬的看着手里的书,战战兢兢的翻开,一页娟秀的字迹呈现在眼前。额滴神啊,我女儿成了戏文上才女了!这比上一本炭条写的也qiáng太多了吧?看女儿的眼神就变成了敬畏。
周幸抽抽嘴角,就知道她这手破字能骗过农民。要是她上辈子的审美观,必须也觉得能写毛笔字的都是才女。
“对了,娘娘,你怎么来的?”
“走来的。”周娘子道:“昨夜在城外歇了一夜才三个钱。若是坐车,少说也要二十文呢。”
周幸笑笑:“回去便坐车吧,我给你钱。”
周娘子没有拒绝,但心里想着还是拿了钱走回去。
周幸仿佛看穿了她的心思:“我半年攒了一贯钱,你要不坐车,被人抢了怎么办呢?再有,我捡了旧棉絮打了两chuáng被子,你又如何搬的回去?”
周娘子瞪大了眼:“棉被!?”
“嗯!”
周娘子紧张的抓着女儿的手:“你上哪弄的?别是偷的吧?”
“不是啦,他们不要的,我重新叫人弹过了。”
“老天爷!这里到底多有钱哇!棉被还有不要的?”周娘子还是不信:“别是麻被吧?”
周幸无奈的道:“是棉被,棉絮里子。就是量也不多,我凑了一张杂棉被,只有一chuáng棉被,你背回去盖。另外还有几套衣裳,你也带回去吧。”
“那季季有衣裳不?”周娘子有些晕眩,棉被耶!秀才家见过一回!咱家也有棉被了!
“也不一定。我赶上好时候了。”嗯,东西可以给家里,但钱不能多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