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穿进男频搞基建 > 第105章 第一百零五章

第105章 第一百零五章

不得不说,开国皇帝的目光之长远还是值得肯定的。

世家大族基本都牵一发而动全身,他们身上发生的一件小事,背后或许都能牵连出无数枝叶。

利用道观明目张胆地收集消息,还从不会引人怀疑。

这就是高明之处。

不过,紫云观只有一座,基本也只在京城活动,是以,他们难以看清天下大事。

史明窃国,汤诚谋反,似乎都在他们的意料之外。

而且,当初楼秩与史明密谋,他们也不知道。

这个缺点相当明显。

不是所有人都信奉道观,那么,这些人的言行在道观那里就是空白。

据他所知,楼秩既不信道,也不爱召唤优伶看表演,是以,皇室的暗部没有获悉他谋反的意图。

那么,如果他将庆州的暗部与京城的暗部结合起来呢?

岂非优势互补?

楼喻问冯三墨“我打算将皇室暗部并入咱们的暗部中,由你担任暗部首领,你可愿意?”

冯三墨怔愣几息,回过神后连忙俯身跪地。

“奴愿意!”

“起来吧,”楼喻又问道,“汤诚军师的事情查出来了吗?”

“还有一些线索不明,需要继续追查。”

“嗯,你先下去吧。”

冯三墨离开不久,冯二笔就回来了。

他正要替楼喻打扇,却听自家尊贵的陛下低叹一声。

“陛下因何事烦恼啊?”冯二笔替他扇着风,问道。

楼喻放下折子。

“今天已有不少官员上书女子为官一事。”

六部变九部,没问题,大家都可以接受。

官制自古以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

但女人为官,恕他们不能接受。

庆州嫡系出身的官员已经习惯,可其余官员并不习惯。

更何况,一个财政部,尚书和左右侍郎都是女的!

尚书是楼荃,左右侍郎分别为唐雯和尤慧。

三个女人执掌一部,何其荒谬!

冯二笔也在宫中听到了一些风言风语,他义愤填膺道“迂腐!”

“哈哈哈,”楼喻调侃他,“我记得当初在田庄时,你还觉得孙静文不能胜任绘图一事。”

冯二笔脸色倏地一红,“当初是奴愚昧,不知孙测绘有这么大能耐。”

测绘小组很早就成立了。

在孙静文的带领下,测绘小组的成员越来越多。

这几年中,他们的足迹踏过大盛所有州府,不断改进测量工具,创新测绘方法,这才交出一份优秀的答卷。

楼喻他们行军时用的地图,都是出自测绘小组之手。

这其中,孙静文的功劳不可谓不大。

新朝成立后,楼喻特设测绘局,任命孙静文为测绘局局长,专门从事测绘工作。

测绘局里也有不少女性,只是因为这个部门声名不显,大家没怎么在意,因此折子上提都没提。

“所以说,观念是可以改变的。”楼喻淡淡道,“这些叫嚣得凶的,他们抨击的不是新的制度,而是会伤及他们利益的制度。”

冯二笔不解“女子当官,怎么就伤到了他们的利益?又不用他们发俸禄!”

“这个利益,不是金钱上的,而是权势、地位、男人的自尊心和掌控欲等等等等。”

冯二笔摇首叹息“奴不能理解。”

“朕虽不怕他们上书反对,但朕看到这些却也烦得很。”

冯二笔立刻心疼了。

“陛下,您才是天下之主,管他们干什么?”

楼喻不由哂笑“该管还得管。”

当然,具体怎么管,就不是那些人说了算的。

他吩咐道“把霍延和吕攸叫来。”

片刻后,二人进殿拜见。

楼喻赐座后,先问吕攸“京郊烈士公墓和纪念碑建得怎么样了?”

这是他登基没多久,就下令工部督建的。

工部招募了大批的工匠,在京郊选了处风水宝地,建造烈士公墓和纪念碑。

吕攸道“按照进度,下月初十前应该能完工。”

“快了。”楼喻想了想,交待道,“届时朕欲亲自前去祭奠英灵,你用朝廷的名义,去请紫云观的道士为亡灵超度,让他们走得安心些。”

“臣遵旨!”

吕攸又问“朝中官员是否同往?”

“三品及以上官员同去。”

“是。”

楼喻又看向霍延“咱们庆军有成熟的伤亡补偿条例,但之前在京城牺牲的禁卫军没有,他们的亲眷是如何安置的?”

一旁的吕攸不禁再次拜服。

陛下是真的有心了。

霍延回道“臣依照之前朝廷的规定对他们进行了补偿。”

当然,这个待遇肯定没法跟庆军比。

楼喻颔首“好。那牺牲战士的遗孀们可有生计?”

霍延愣了一下“此事是臣疏忽……”

“并非你的疏忽,而是整个朝廷的疏忽。”

朝廷的那一点补偿金,根本不够一家老小过活。

若牺牲的将士是家中的顶梁柱,他们一死,整个家就都倒了。

他们的父母怎么办?妻子怎么办?孩儿怎么办?

不能战士为国捐躯,到最后一家老小都没法存活下去吧?

吕攸闻言,也不由戚然。

楼喻郑重交待霍延“你这几日派人去询问那些烈属,看他们是否愿意一同参加祭奠。”

“臣遵旨!”

“吕爱卿先下去,朕同定国公还有要事商议。”

“臣告退。”

楼喻瞥一眼打扇的冯二笔,冯二笔会意,立刻放下扇子出了勤政殿,并体贴地关上殿门,守在外面。

殿内,霍延起身坐到楼喻旁边,接替冯二笔的工作,替楼喻摇扇子。

殿中虽置了冰,可毕竟是盛夏,天气热得燥人。

楼喻恨不得直接换上背心和短裤。

可他是皇帝,必须得端正仪容。

“阿喻以后若是苦夏,可去避暑山庄待上一段时日。”霍延提议。

楼喻叹口气“我就是劳碌命,哪有什么闲心去避暑山庄。”

每天都有做不完的政务,每天都有见不完的大臣。

霍延握着他的手,摸到他批阅折子磨出的新茧,心中怜惜更甚。

“阿喻让烈属参与祭奠,一是为了让他们得到应有的尊敬,二是为了提高女子地位一事罢?”

楼喻顺势靠进他怀中,闭目养神道“朝中不断有官员上书,言女子为官有违祖制,实在是可笑至极!”

烈属中有很多都是女性。

她们难道不伟大吗?

平日里,她们忙里忙外,操持家务,生儿育女;战时,她们担心忧惧,却又不得不撑起整个家。

男人若牺牲了,家中就得由女人顶上;男人若残疾了,家中还得由女人支撑。

她们是幕后的英雄,合该受到尊敬。

反推过来,如果这些女子从一开始就有稳定的收入,那么遇到这些事,就不至于让家庭轻易崩塌。

总而言之,女子有赚钱的营生,对自己、对家庭、对社稷都有极大的益处。

这个营生,当然也包括做官。

霍延赞道“阿喻步月登云,所思所想皆是利国利民之善举,只是有些人鼠目寸光,无法理解阿喻的鸿鹄之志。”

“若是朝中所有人说话都同你一般好听,我也就无需如此烦闷了。”

楼喻捉住他的手凑到唇边,重重亲了一记。

“明日上朝,定会有人提及此事。”

霍延眸色坚定“我会一直陪着你。”

不管阿喻做什么,他都无条件支持。

楼喻面露笑意,忽然翻身将他压下,低声道“那就今晚留下陪我。”

“好。”

男人按住他后脑,温柔而强势地吻上去。

翌日朝会。

楼喻没等人出列反对“女官”一事,便主动开口

“近日有不少人上书,说女子为官有违祖宗礼法,楼尚书,你以为如何?”

楼荃是财政部尚书,自然在朝官之列。

她微微一愣,出列回道“回陛下,臣以为做好分内之事便可,无需与旁人争辩。”

她是长公主,是皇帝的亲姐姐,朝臣倒也不敢妄议。

可唐雯和尤慧不是。

便有朝臣将目光投向她二人。

年轻貌美的女子,在一众朝臣中,显得格外突出。

如今朝中大致有两派,一派是庆州嫡系,还有一派是土著京官。

然庆州嫡系中,隐约有些分歧。

如杨广怀、魏思、林大井等人,是全心全意听命于楼喻的,没有其他多余的心思。

而范玉笙、吕攸、沈鸿、段衡、郎平等人,虽也是楼喻的旧部,但他们本来就是朝廷官员出身,骨子里依旧带着点陈腐的文官理念。

虽然范玉笙等人明面上不反对“女官”,但他们也不会支持。

薛齐出列道“启禀陛下,自古以来,确实从未有过女人从政的先例。”

杨广怀不由笑道“科举制也不过前朝时才有。咱们中大多数现在能站在这儿,不就是得益于科举制?当时门阀和新贵吵得沸沸扬扬,不知诸位在读史书时,站的是哪一方?”

诸臣静默。

杨广怀继续道“当时的门阀大肆抨击科举有违祖宗礼法,同今日的诸位何其相似?作为科举制的既得利益者,诸位难道忘记先辈的据理力争了?”

“杨相,这如何能一概而论?”薛齐反问。

杨广怀笑眯眯道“如何不能?”

“女子为官,岂非天下都乱了套?”

霍延忽然出列,淡淡扫了薛齐一眼,并不跟他争辩,直接道

“陛下,臣以为,楼尚书、唐侍郎、尤侍郎在建设八州、铲除逆贼之事上功不可没,若只因祖宗之法罢其官职,未免令功臣寒心。”

杨广怀点点头“臣附议。”

魏思“臣附议。”

林大井“臣附议。”

樊克“臣附议。”

其余人“……”

“诸位说得都有些道理,朕也觉得为难。”

楼喻故作叹息一声。

“不如这样,咱们今日便开一个不同寻常的朝会。”

下载【看书助手APP】官网:www.kanshuzhushou.com 无广告、全部免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