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穿进男频搞基建 > 第94章 第九十四章

第94章 第九十四章

战时的物流体系, 是以宜州为中心的。

根据楼喻目前的规划,庆州和京城日后必有一战。

宜州作为仓储基地和物流中转站, 会极大提高军需后勤的运转效率。

这个无需多言。

樊克要说的是,各州之间大宗货物的运输模式。

“王爷,属下以为,若是八州之间各自分别运输,可能会造成运输路线的重叠和多余。”

楼喻颔首道“再说得详细点。”

樊克恭敬道“请允许属下用例图说明。”

“好。”

樊克便将自己画的路径图铺至桌案上。

八州的官道与各个寄存点的位置一目了然。

楼喻心里暗赞一声。

“王爷请看。”樊克指尖在图纸上滑动,“假设庆州要运玻璃往其余七州, 吉州要运肉松往其余七州,沧州要运粮食往其余七州,若是各自为政, 加起来则要运送二十一趟。”

“不错。”

樊克继续道“可若是将宜州作为中转之地, 让三州货物集中于此,便可省去诸多繁冗。”

楼喻由衷笑了“好主意。”

庆州的玻璃、吉州的肉松、沧州的粮食先全部运往宜州仓库, 加起来不过三趟, 且路程较近。

再将三州物资进行整合与分类,由宜州驿卒分派六个方向,集中运送同一地域的物资, 加起来也就是六趟。

举个简单的例子。

庆州要送玻璃去其余七州,本来要派七队车马分别派送, 现在只要一队人马送去宜州, 宜州需要的货已经到了, 再由宜州统筹,和吉州的肉松、沧州的粮食一起送往其余六州。

此举将大大加速物资的运转效率, 省去大部分运输的时间。

楼喻当初在宜州建立仓储基地, 就是为了能够实现最优化。

只是没想到, 他还没跟樊克说明此事, 樊克倒自己琢磨出来了。

确实是个人才!

他赞赏道“樊部长勤勉细致,擅于思考,能想出这般高效的运转模式,实为大善。”

樊克心潮澎湃“是王爷教得好!”

“我可没教过你什么。”楼喻失笑。

樊克摇摇头,“王爷有所不知,属下在军中时,常听闻王爷行事之缜密,思虑之周全,属下深有感触,到如今却只学了些皮毛。”

楼喻忍不住笑道“你这是在夸我还是在夸你自己啊?”

“属下自然是敬佩王爷行事!”樊克赶紧回道。

楼喻不再逗他,温和道“既然你已胸有成竹,此事便交由你去安排。”

“属下谨遵王爷令!”

楼喻转了个话题“还有一件事,需要军部与交通部配合运作,不过得等交通部将新的模式建立起来之后才能实施。”

霍延和樊克皆洗耳恭听。

楼喻说道“咱们军中的将士一直安稳无忧,难免会心生懈怠。我欲举行一场大规模的军事演习,让大家伙儿都松松筋骨。”

京城暗部传来消息,汤诚对汤贵妃腹中的胎儿极为重视,皇宫内外都被严密管控,外人根本不能近贵妃的身,连楼秉都不行。

外有禁军把守,内有内廷控制权,恐怕一旦贵妃诞下皇子,楼秉就会“意外”驾崩,汤诚可趁势辅朝摄政。

以汤诚的野心,就算贵妃生的是公主,也会变成皇子。

反正汤诚只需要一个傀儡,这个傀儡到底是不是真的皇子,他并不在乎。

楼喻已经预感到,真正的战斗离他不远了。

他必须提早做些准备。

霍延凝眉道“军中训练大体一致,若是内部演习,恐效用不大。”

自己人打自己人,谁还不知道谁?

楼喻道“是联合军事演习。”

霍延瞬间会意,“边军作战经验丰富,的确可以一试。”

“嗯,我已派人通知程达和温岐,正好阳乌山地形复杂,咱们可以在阳乌山地带展开一次战役演习。”

楼喻言罢,又交待樊克“届时,你必须根据‘前线军情’,统筹规划军用物资的调配。”

“是!”

见外头天色已黑,楼喻便结束会议,带着霍延回家。

两人温存片刻后,楼喻躺在榻上,徐徐吐气平息,低哑道“从汤氏怀孕的日期来算,她很有可能在五月前后临盆,届时汤诚必有动静。”

眼下刚过完年,尚有五个月左右的时间。

朝堂内外都在等。

霍延拥紧他,抚上他微蹙的眉心,安慰道“他不过占据地利,阿喻无需太过忧心。”

“自我回庆州后,汤诚这一年来排除异己,将京城周围州府的官员大多换成自己人。而今我不过占据东部八州,若要攻入京城,恐怕……”

霍延道“他若发难,便是朝廷的反贼,天下的罪人。他若成为皇帝,必定暴虐恣睢,致沧海横流,社稷尽毁。”

汤诚有野心没有错,但如果他的治国之能无法支撑他的野心,那就是他的罪过。

和楼喻相比,他不过是个权欲熏心的乱臣贼子。

唯有楼喻成为天下之主,方能鼓腹击壤、物阜民安。

楼喻叹息一声“大盛刚刚恢复平稳,却又将再起兵戈。”

霍延无奈,他不愿见楼喻继续胡思乱想,索性欺身而上,用行动让他再也无暇思虑。

嘉熙二年,春耕伊始。

依祖制,每一年的春天,皇帝都要进行“扶犁亲耕”,文武百官也必须随同一起,以表对农业的重视。

楼秉即便身体不适,也不得不参与春耕。

帝驾从广德殿出发,数百禁卫军护驾左右,其后百官跟随,一同出了京城,前往城外耕地。

皇帝亲耕时,会有众多百姓围观。

早春寒风料峭,楼秉咳了几声,在内侍的搀扶下,踏下御辇。

百姓和官员皆跪伏于地,高呼万岁。

楼秉眺目远望。

天穹高阔,大地无垠,春耕的热闹场景映入眼帘。

山河无恙,何其难得!

他温声道“都起来吧。”

众人依言而起,低首不敢多看。

汤诚站在他身旁,笑着提醒道“陛下,请掌犁。”

犁就摆在不远处的地里。

说是皇帝亲耕,其实就是做做样子。

皇帝只需要扶着犁拉几步就算是亲自参与耕种了。之后他便可入观耕台,欣赏百官耕作的场景。

在内侍的搀扶下,楼秉一步一步走向耕犁。

一股寒风袭来,寒意钻入楼秉衣襟,体内寒气陡生,他微微发抖,嗓子涌上痒意,却硬生生忍住咳意。

楼秉伸手扶上耕犁。

内侍想要帮忙,被他拒绝了。

当着百姓的面,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他并不想展露弱势。

楼秉发了狠地用力,耕犁动了一下。

周围顿时掌声如雷,礼官高声吟诵吉语。

楼秉垂眸,看着苍白无力的双手,唇边不由泛起冷笑。

他曾也随父皇参与过春耕,那时的他双臂有力,哪里像现在,竟孱弱至此。

汤诚啊汤诚,你未免欺人太甚!

内侍见皇帝面如金纸,手臂微颤,便知他已力竭,遂打算上前协助。

就在这时,忽然一支利箭急速穿来,箭尖在阳光下泛着冷冽的光,直逼楼秉胸口!

内侍眼疾手快,一把推开楼秉,箭尖直直扎在他的肩膀上,洇出一片血花。

人群寂静了一瞬,突然如沸腾的水尖叫起来。

“有刺客!有刺客!有刺客!”

“护驾!护驾!护驾!”

汤诚悚然一惊,连忙推开身边的人,奔向楼秉。

皇帝可不能这时候死!

他一边跑一边吼“保护皇上!保护皇上!”

禁卫军听从指令,迅速将楼秉围得密不透风。

汤诚冲到楼秉身边,见楼秉安然无恙,不由心头一松。

“陛下,臣……”

楼秉骤然起身,怒红双目,当着百姓和群臣的面,厉声道“禁卫军是怎么办事的!春耕为何会出现刺客?汤诚,禁卫军是由你管控的,你该当何罪?!”

众目睽睽下,皇帝遇刺是事实,不管皇帝有没有受伤,禁卫军都难辞其咎。

汤诚立刻跪地道“是臣疏忽,让陛下受惊了。不过城外危险,还请陛下即刻回宫,臣必会抓到刺客向陛下请罪!”

楼秉却道“禁卫军统领是谁?”

一人站出来,跪在皇帝面前“微臣疏忽,请陛下责罚!”

楼秉眯眼看着他,冷声道“这点小事都办不好,这个禁卫军统领你别当了。朕要罢免你统领一职,你可服?”

众人“……”

大家都知道禁卫军统领是大将军的人,皇帝搞这一出,是在借机发难吧?

汤诚却皱了下眉。

他总觉得哪里不太对。

禁卫军统领不由看向汤诚,见汤诚没有丝毫表示,便叩首道“微臣叩谢陛下隆恩。”

皇帝亲耕被刺一事,百姓瞧得清清楚楚,汤诚就算再不愿,也只能吞下这个苦果。

一行人有惊无险地回到皇宫。

楼秉立刻下旨道“春耕遇刺,皆因禁卫军办事不力、玩忽职守所致,故罢黜禁卫军统领及负责春耕防卫的各级将领职务,诸位爱卿可有异议?”

谁敢有异议?

皇帝都遇刺了,发点小火实属人之常情。

唯有汤诚胆敢进言“陛下,若一下子罢黜这么多禁卫军将领,禁卫军岂不成了一盘散沙?”

其余大臣也纷纷附和。

楼秉问“就不能提拔新人?”

“这……朝中恐一时无法找出这么多。”

楼秉气笑了“难道我大盛国,连几个武将都找不出来了吗?滑天下之大稽!”

不等汤诚开口,他厉色道“大将军觉得朕的命不重要,是吗?”

这话问得诛心。

汤诚哪敢承认?

他诚恳道“可是禁卫军乃皇城的第一道防线,若是没有充足的人手补上,皇城的安全该如何?陛下的安全又该如何?”

楼秉道“宁恩侯长子谢策,曾力抗天圣逆贼,又曾任京城武卫司将军,可由他担任禁卫军统领一职。”

汤诚一惊“可谢策断了一臂……”

“只是左臂,凭他的能力,难道还胜任不了禁卫军统领?”

楼秉当了一年多的傀儡皇帝,却在一场遇刺后表露出几分强势。

汤诚心中泛起不安。

禁卫军的确是皇城的第一道防线。

自楼喻归庆后,汤诚渐渐渗透禁卫军,在禁卫军里安插自己的人手,就是为了监视宫内动向,方便自己行事。

要是楼秉在这档口进行大换血,势必会对他的计划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女子生产没有一个定数。

具体哪一天临盆,生出来的是男是女,谁也无法准确预测。

所以汤诚只能等鸾凤宫的消息。

他有两条计划可供选择。

贵妃生下皇子,一切皆大欢喜,到时候他可以弄死楼秉,扶小皇子上位,独揽大权。

贵妃生下公主,他可以立刻封锁消息,将公主变为皇子,依旧杀掉楼秉,扶“皇子”上位。

如何将公主变成皇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