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像明白一点了,谢谢于伯伯。”
沈曼姿的心结就这样被于成奇给打开了。
也不知道是因为于成奇是风水大师的原因,还是因为于成奇是于建丰“家人”的原因。
在回来的路上,沈曼资给爸爸说:
“爸,我以前太不懂事了,以后我好好学习,肯定能考上一个不错大学。
今天问的事情,咱们就等我上了大学以后再说,好吗?”
“好。”
沈父看着女儿把心事放下,自然舒心起来,他的心事也就不治而愈了,因为他最大的心事就是女儿。
送走沈家父女后,岳氏依然坐在自家门前织围脖,给站在自己不远处,望着天空的于成奇说:
“你看什么呢?看天象吗?
我看电视上演的,看天象都是看夜空的星星,这大白天的,你看什么呀?”
“我抬头欣赏一下蓝天不行吗?谁说我看天就是观天象啊!”于成奇还是仰着头,一边看天一边回答着岳氏的问题:
“我要是会观天象,挣钱就没有这么辛苦了。”
“现在咱们这岁数,钱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够花不就行了,到死的时候一分钱也带不进棺材里。”
“嗯,这句话说的好,没想到你这大字不识的老婆子,也说了句至理名言啊。”于成奇说着话把目光从天上收到了岳氏的手上。
“这叫什么至理名言,这是多少人说过的话,电视上电影里不天天有人说这话:
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人这一辈子呀,主要是活得心安理得,健健康康的就好。”
岳氏边织着围脖儿边说,没有抬头看于成奇正在看她织围脖的目光。
“对呀,要健健康康的。
如果我颈椎没有毛病的话,也不用劳驾你在这忙活了。”
“织围脖称不上忙活,买个围脖也没有几块钱的,我这是打发时间呢。”岳氏说:
“不过你要是健健康康的,没有颈椎这毛病,当然是好事。
我看你刚才开导曼资开导的挺好。
这烦心事,都是自己找的。
你要早认识到这一点,顺其自然,还至于给赵光结下梁子吗?”
“都这岁数了,还有什么梁子?”于成奇有所悟的坐在了岳氏对面的小凳子上:
“人家早放下了,你这还放不下。”
“人家放下了,是因为人家心里没愧,咱们放不下,是因为咱们欠人家的。
如果咱们先于人家放下了,那咱们还是人吗?”
岳氏知道于成奇坐在了她的对面,却还是头也不抬的拨弄着自己手里的毛线。
她怕自己这句话说的太狠,而让于成奇下不来台。
“那你说吧,怎么着你能把那事给放下,也让我放下。
要不等赵光回来了,我找他去,让他过来住咱们这个别墅,咱们两个到他家住着去,你看怎么样?”
“行是行,关键是人家可能过来吗?
他天天在家和他那堆木头打交道,那木头,就是他们附近山上的。
人家怎么可能来咱们这儿平原地带?”岳氏说。
“那你说怎么办?”于成奇反问。
“不知道怎么办,知道怎么办,我不就去办了吗?”
岳氏听着于成奇不像以前一提这事就不谈,或者说给她两句难听的话完事。
今天或许是因为刚才开导沈曼资的原因,同时也疏通了自己的心结。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在付出的同时也有得到。
于成奇刚才在开导沈曼资的同时,不光让自己的心舒展开来,也让自己有了面对岳氏承认过去的勇气。
“赵老爷子不是还在南方吗?等他回来了,我找他喝点酒去。”于成奇说着站了起来:
“走吧,进屋吧,天色凉了!
再说,家丑不可外扬。”
“好。”岳氏看到有邻居远远的往这边走,小声地应了一声。
今天能和于成奇这样谈“赵光”这个话题上,岳氏感到很意外,更感到欣慰。
岳氏感到欣慰的还有于建丰跟着赵光学手艺,做了赵光的徒弟,而且还学的挺不错。
虽然于建丰不是于家的血脉,但名义上是。
赵光有这个徒弟,让他们给赵光联系起来,也方便了不少。
这边说让赵光住别墅,可远在福市的赵光现在都不想着要回来了。
他甚至想着把家里的门永久上锁,以后和媳妇、孩子在南方生活。
现在他在南方福市的青关山上,山上的空气清新不说,山上的氛围,让他们老两口再也吵不起架来,也不会因为生活中的磕磕绊绊而顶嘴。
当然,老两口没有磕绊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儿子海风和小云走的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