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可是现在却涨了好多,一块没什么传承的砚台都能要到七八万甚至更多,品相好的有传承的喊道几十万都是正常。
这块澄泥砚虽然不算是上品,但是品相完好,这就已经非常难得了。而砚上刻有渔翁闲钓图,栩栩如生,精巧细致,把它摆在桌子上,闲来磨点墨写点字什么的到也别有一番滋味。
砚台不错,笔也是好笔,上好的紫狼毫。狼毫是硬毫笔,写出来的字也是刚劲有力,是谢斌最喜欢的。要是谢斌的爷爷,则喜欢比较软的笔毫,比如说羊毫或者兔毫,写出来的字就显得自然飘逸。
纸同样是好纸,厚实光洁的手工宣纸,这价格怕是不一般,以前谢斌可没有用过这么好的纸,他爷爷倒是用过,可也当成宝贝似得,不让谢斌乱动。
而墨也同样的重要,好的墨块制作过程也是很复杂的,古时候甚至会添加一些其他的材料,使墨块更有特色,而且写出的字都带着特异的墨香。现在谢斌眼前的这墨就是上好的松烟墨,最是适合写字。
这么多好东西摆在面前,谢斌的手也真的有些痒痒了。不过想想平时这些东西只能放着,任由两个不怎么会写字的家伙充面子,谢斌就觉得有些可惜。
看着两大一小三个人兴致盎然的望着自己,谢斌心里豪气顿生,让你们见识见识本人的书法。想到这里,谢斌提起毛笔,轻沾香墨,顿了顿,在光洁的宣纸上挥毫泼墨,一行大字出现在纸上。“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这是出之刘禹锡的名句。这首诗是因为作者屡遭贬谪,但是意志并未消沉,而且始终坚信自己的高风亮节和惊人才学会被世人所认识。
“好!”“好字!”赵老爷子跟大背头一起喊好。
谢斌自己端详一下,也觉得比较满意,想不到好多年不动笔了,这功夫却一点也没落下。十四个大字个个刚劲有力,入木三分,折转之间,颇显功力。
此时听到这两位的称赞,谢斌心里也有些飘飘然,对大背头的感觉也都好转了一些,可惜谢斌没有印章,要不然在盖一个章留下名号就更完美了。
看着赵老爷子喜滋滋的那这幅字轻轻晾起来,大背头也涎着脸朝谢斌道:“小兄弟,也给我写一副呗,嘿嘿。”谢斌被这人给逗乐了,刚才还一副目指气使的神态,现在立刻就变成了另一种模样。
看到谢斌不语,大背头又赶紧说道:“小兄弟,别看赵老头一副文雅的模样,其实是个教理科的老教师,对字画什么的一窍不通;可我宋振平写的字虽说也不算好,眼光却是没得说,在这条街上那是数一数二的,”末了害怕谢斌不信,赶紧解释道:“我在那边开也有一家店面,专营字画的,小谢,你的字真的很不错,不但劲道,而起还带着一丝飘逸之风,显然也是名家传承的,不是我巴结你,这副字拿出去不比那些什么名家差,要是拿到我店里也能买个三五万。”
第十章 龟虽寿
谢斌听了才对这大背头有些刮目相看,确实,谢斌的字是跟着他爷爷学的,虽然比较喜欢楷书和隶书,但是字里行间还是带着他爷爷那种飘逸的风格。只是被这个看上像官员而多于像文人的人说出来,这就不得不让谢斌佩服了,最起码这眼力确实不错。
看着大背头的的表情,谢斌点点头道:“好,你想要个什么字?”
“这个,小兄弟你看着办,只要应景的都成,”大背头倒是不挑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