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场风花雪月的故事,实在太过美好,恍然梦里一般,颖颖一度怀疑是自己的臆想出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她越来越怀疑,越来越担心,每天心神不宁,哪里还有心思注意其他?
俞和光为何不肯给颖颖写信?
这可真冤枉他了,他和颖颖依依惜别,跟随费老,踏上新的征程,第三天,他就给颖颖写了一封信,可惜,这封信件在路途上走得实在太慢,颖颖竟然一年后才收到。
而且,没多久,费老就心脏病发,俞和光日日夜夜守在费老床前,那几天,他虽然有给颖颖写信,却没有时间邮寄。
不久,俞和光跟着费老,坐专列回到北京,因为医疗技术的限制,医生对费老的病毫无治疗办法,只能用药物维持现状。
...
☆、第163章 僵持不下
(前一章内容调整,请重看)
中央安排费老去珠海,那里的冬天比京城的春天还要温暖,这对心脏病人很有好处。
费老临走,对交接工作的人只提了一个要求,那就是关于俞和光的工作安排。
“这个年轻人非常优秀,我建议组织重用他,用好他,这样的年轻人越多,我们的党才越强大!”
“费老放心,组织已经对俞和光进行了考察,事实证明,费老的推荐是客观的,公允的。”
费老笑起来:“我很少给组织提这样的建议,唯恐自己看走了眼,这个年轻人虽然在我身边工作时间不长,但他的能力,品格,真的出类拔萃,我不推荐给组织,那是对不住组织的栽培。”
费老走了之后,俞和光就接到了调令,他也没想到,自己从副科级一下子跳到副处级。
虽然他三十出头,做副处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儿,但他觉得自己从二十岁参加工作到现在,并没有做多少行政工作,尤其是那十年,几乎是虚度光阴,但组织部的同志却肯定地说,他一定能在新的岗位,做出更大的成绩:“费老的眼光很准的,他推荐的人,到现在还没出一个孬种。”
好吧,为了费老的荣誉,俞和光也得好好奋斗。
其实,这时代不只是俞和光升得快,很多有能力的年轻人,也被快速提拔着。
十年没有高考,国家人才断代,像他这样有能力又有水平的青年干部,真的太少,费老还嫌提拔的力度不够呢,若不是组织上考虑俞和光行政工作经验不足,正处副局也不是没可能。
俞和光回到家,给爸爸妈妈说了要去石睿山工作的事情之后,生活就再也没有平静过。
俞爸爸只是遗憾不能和儿子厮守,但他支持儿子:“好男儿志在四方,只要是对国家,对你自己好,爸爸都支持。”
俞妈妈就不同了,她一方面加紧给儿子安排相亲活动,一面竭力反对:“小光,你为何一定要下基层?”
“妈妈,爸爸已经给你讲过这个道理,只有下基层工作,我才能积累丰富的经验,才能提高自己的能力,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