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谪仙 > 第131章 男宠

第131章 男宠

皇城, 又到了一天一度白千鹤最期待的散衙时分。从申时一刻开始,白千鹤就收拾东西,准备开溜。快申时二刻时, 从外面进来一个衙役。他敲门, 进到正殿中,给李朝歌作揖“指挥使,顾寺卿命小的传话,寺卿说散衙后他要去裴府送行, 问指挥使是否同去?”

前段时间因为二王谋反, 很多家族被卷入清算, 裴家、长孙家、高家都被流放。东阳长公主和高家最先离开东都,前两天, 长孙家也走了。现在, 轮到裴家了。

大家族纷纷流放, 朝廷高层顿时空出来一半。顾明恪从大理寺少卿擢为大理寺卿, 已经成为大理寺名正言顺的一把手。

裴家不日离京, 顾明恪作为表公子自然要有所表示。今日裴家人都会回府, 顾明恪难得没有加班, 而是按时下衙, 去裴家参加送别宴。顾明恪按照流程, 来隔壁问了下自己的妻子, 要不要一起回去吃饭。

李朝歌想都不想, 道“不去。”

传话的衙役应诺, 回去给顾少卿递话。顾明恪一点都不意外, 他交代完大理寺的安排后, 就难得踩着退堂鼓声, 准时下班。他出门时, 还凑巧看到白千鹤像只离弦的箭一样冲出人群,率先向皇城门奔去。

镇妖司很快就走空了,李朝歌留在最后,等路上不挤了才出门。皇城只剩稀稀落落的人,因此,李朝歌出去时,一眼就看到一个陌生面孔。

对方由一个太监领着,站在宫门前,正在和守卫说话。李朝歌眉毛轻轻挑起,她转了方向,走向那边。

宫门守卫看到李朝歌,立刻站直了行礼“指挥使。”

李朝歌点点头,目光警惕地落在对面那个男子身上“这是何人,何故进宫?”

男子身材修长,面容俊美,有一股世家大族的清俊雅致,但是看衣着又不像。这样一个陌生男人出现在宫门口,可疑至极。

李朝歌毫不掩饰自己眼中的怀疑,引路的内侍见了,慌忙解释道“盛元公主,这是女皇召见的人。”

女皇平白无故召见一个外人做什么?李朝歌问“你叫什么名字?”

对方温文尔雅给李朝歌行礼“回公主,在下张彦之。”

借着行礼的动作,他仔细地打量着李朝歌。原来,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盛元公主。比他想象的年轻,也比他想象的貌美。

李朝歌在东都这么多年,不说识人千面,但对各家各户的子弟还是有数的。姓张的官员后辈里并没有“张彦之”这个名字,以他的容貌,如果真在洛阳,怎么也不该籍籍无名才是。

李朝歌又问“父系何人,叔伯可有官职?”

内侍十分尴尬,连忙道“公主,张郎真的是女皇召见。”

“如今已经散衙了,即便有人在招谏匦自荐,也不会挑这个时候进宫。他一个无官无职的陌生男子进宫,连盘问都经不得?”李朝歌淡淡瞥了对方一眼,太监被吓到,顿时不敢再说。张彦之浅浅笑了笑,说“公主说的是。在下一介白身,家中长辈并无官宦,唯独六弟在广宁公主身边侍奉。”

李朝歌眉毛轻轻拧起,这个形容,听起来为什么怪怪的。内侍实在没办法了,快步到李朝歌身边,压低了声音说“盛元公主,女皇近日烦闷,广宁公主带了一个通乐理的人来给女皇解闷。女皇很喜欢此人,此人举荐了自己的兄长,女皇兴致高,让老奴带着张五郎即刻入宫。”

李朝歌越听脸上的表情越凝重,她眼神轻轻瞥向张彦之,暗中打量。张彦之感受到李朝歌的目光了,那个内侍在她耳边低语,虽然听不到说了什么,但是看盛元公主的眼神,恐怕不是什么好话。

张彦之想到这里自嘲一笑,他们兄弟这种身份,还奢望什么好话呢。

李朝歌大概猜出来这个人是什么身份了。李朝歌内心颇为一言难尽,前世女皇执政后期,确实有馋臣给女皇推荐男宠,但是那几个男宠没什么脑子,不成气候,其中也并没有姓张的。李朝歌清楚记得最得宠的一个人姓薛,还找了个和尚身份做掩饰。李朝歌是真的没想到,李常乐会给女皇推荐男宠。

不同人引荐的男宠自然截然不同,难怪李朝歌不认识。李朝歌觉得这桩事实在太离奇了,她依然很怀疑这个男子,万一这只是托辞,他其实想要进宫行刺怎么办?李朝歌说“原来是女皇宣召。正好,我有事要禀报女皇,一起走吧。”

内侍愣住“盛元公主……”

就算内侍没什么廉耻心,遇到这种情况还是觉得尴尬。一个女儿给母亲推荐情人,另一个女儿不信,亲眼盯着情人二号到母亲跟前。这……

内侍吞吞吐吐,反而是张彦之最先反应。他行礼,温文尔雅地笑道“能与盛元公主同行,在下荣幸之至。公主,请。”

李朝歌冷淡扫了他一眼,率先迈步,张彦之紧随其后。内侍不住擦头上的汗,大热天觉得浑身发凉。另外两位主已经走了,内侍没办法,只能快步追上。

有李朝歌开道,这一路畅通无阻,张彦之没经过什么盘问就走到宣政殿。宣政殿的宫人见了李朝歌,熟门熟路地问话。李朝歌隐约听到里面有丝竹声,李朝歌皱眉,问一个相熟的女官“里面怎么回事?”

女官行礼,说“广宁公主陪女皇说话,女皇心情好,叫了人来助兴。”

女皇在身边养了一群女官,这些女官俱通文识字,能吟诗作赋。她们平时跟在女皇身侧整理文书,侍奉茶水,得宠的还能对时事发表一些看法。皇宫外竖着铜匦,鼓励所有百姓向女皇汇报消息,但女皇日理万机,总不可能每一封亲自看,所以这些女官还负责阅读书信,将百姓来信的内容整理成单子,上呈给女皇。

女皇想要借女官的力量牵制外朝,但能看懂政事的女子毕竟是少数,而且女官仅限于宫闱,和庞大的文武百官比起来,还是太局限了。但天子近臣无论在什么朝代都不能得罪,这些女官成日围绕在女皇身边,远比李朝歌见女皇的时间长多了。所以李朝歌有选择地交好了几个,等遇到事情时,李朝歌总不至于闭目塞耳。

李朝歌问“广宁什么时候来的?”

“未时二刻。”女官说完,目光不着声色地从张彦之身上划过。女官将眼神中的意味掩藏得很好,但张彦之还是感觉出来了。

这些女官锦衣玉食,行走御前,气度不比外面的千金小姐差。她们面对李朝歌时毕恭毕敬,但是看向张彦之时,虽然客气得体,但眼角却流露出一丝鄙夷不屑。

这一路上,张彦之所闻所见的一切都在提醒他,他和李朝歌的身份隔着天地鸿沟。他是地上的泥,而李朝歌是天上的云。

李朝歌心里大致有数了。这时候通报的内侍回来了,李朝歌跟着人进殿。因为李朝歌的到来,殿里奏乐声暂告一段落,李朝歌进去后感觉到屏风后有人,她眼睛没有乱动,从容地给女皇行礼“参见圣上。”

李常乐也站起来给李朝歌问好“盛元姐姐。”

女皇随意地挥挥手,说“快坐吧。朝歌,你怎么来了?”

李朝歌落座在下首。她衣摆自然堆积在地面,双手交叠放在膝上,侧面看挺拔又华贵。李朝歌说“我出宫时,偶然看到宫门侍卫盘问人。我觉得这个男子面生,就带着他进来了。”

张彦之一直侍立在宫殿旁,等主子们提到他,他才能上前行礼“草民参见女皇,参见盛元公主,参见广宁公主。”

女皇打量着这个男子,目光中饶有兴味“你就是六郎的兄长,张彦之?”

“回女皇,正是家兄。”这时候屏风后传来一个清脆响亮的少年音,一个双眸晶亮、笑意盈盈的少年走出来,亲昵地靠到张彦之身边,对女皇撒娇道,“女皇,您看我没有骗您吧,兄长比我长得好看多了。”

明明女皇没有命令,但他却自作主张地出来,行动间毫无顾忌。李朝歌身上起了一层鸡皮疙瘩,但是女皇却受用良好,笑道“果然仪容甚美。听六郎说,你还通音律,懂诗书?”

张彦之垂头,说“不敢当,小时候略学过一些而已。”

女皇兴致十分高,说“六郎刚才一直嚷嚷要和你合奏,正好,乐器都是齐全的,你们去试试吧。”

张彦之兄弟到屏风后奏乐去了。张彦之坐在琴后,调了调弦,乐声就叮咚响起,很快,一个急促清亮的琵琶音就加入进来。

乐声阵阵,李朝歌坐在上首能清楚听到乐声,但后面奏乐的人却听不清她们说话。李朝歌见隙问女皇“这两人是……”

李常乐回道“他们曾是书香门第,后来家道中落,成了乐籍。兄长排行五,叫张彦之,弟弟排行六,叫张燕昌。我最近爱听曲,下面人送了张燕昌给我,我看张燕昌能说会道,通晓音律,倒是个开心果。我想着这些天母亲睡眠不好,若有人在母亲身边解闷,说不定更容易入眠些,便将张燕昌送给母亲。没想到他惦记着自己兄长,说兄长比他更好看,更有才华,我觉得有意思,就让母亲召进来看看。没想到,果真是个妙人。”

李朝歌无声看了李常乐一眼,没有说话。李常乐这是想效仿阳阿公主,靠给皇帝送人来稳固地位?她也不想想,最后赵宜主赵合德落了个什么下场。

李常乐坐在女皇身边讨巧“母亲,你看这对兄弟如何?”

女皇点头笑道“兄长安静稳重,弟弟活泼好胜,是对趣人。”

李常乐越发笑道“既然有趣,那母亲干脆将他们留在身边吧。宫里没什么好玩的事,整日对着奏折和那群老臣,就算母亲不累,也该换换心情。”

女皇沉吟不语。李常乐见状,忽然压低了声音,神神秘秘道“母亲,这兄弟二人鼻梁都高挺,尤其是张彦之,鼻若悬胆,高而隆直,必百里挑一。”

女皇听后面露了然之色,虽然没说话,不过看神色是允了。母女二人心照不宣,唯独李朝歌,奇怪地挑起眉。

什么东西?她们两人猜到了什么,为什么她没听懂?

·

此刻裴家难得人多。顾明恪进门后,一路被侍从引到主院。今日裴楚月几个外嫁女儿也回来了,裴老夫人身边围了一群人,听到侍女传话,屋里的声音一停,众人相继站起来“表公子来了。”

顾明恪进门,目不斜视给裴老夫人、裴思廉行礼。裴纪安、裴楚月立在一边,等顾明恪站好后,他们给顾明恪行礼“顾表兄。”

顾明恪淡淡点头,众人重新落座。裴楚月今日回来后就沉默寡言,现在见了顾明恪,越发不说话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