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末世天障 > 第四十二章寻找棋馆

第四十二章寻找棋馆

第四十二章寻找棋馆

进了县城,里面更是商铺林立,各式美食,酒肆,绸缎庄子等等,琳琅满目,花样繁多。往来穿梭不少百姓,还有些马车在官道上走着,看的柳嫣目不暇接。

问了几名路人,经过指引,方到了主街,县衙便在主街的东头,县衙大门之外两名公差见是一少年与一孩童,自然便要拦住。

“哪来的小娃,此乃县衙,还不速速离去。”一名公差大声呵斥道。

“我是来报考儒童的。”李流苏镇定道。

“儒童?”那公差微微皱眉,上下打量了几眼李流苏。见李流苏最大不过是个十五六岁的少年,而且衣着朴素,不似县中哪位士绅豪强的子弟,这般年纪也想报考儒童?这般年纪前来报考儒童的可都是在县学各处私塾书院里的那帮公子小姐们。从小便耳濡目染,读书习字,加上先生们的指点教习,方有机会考中儒童。

儒经取士看似公平,人人皆有机会参与科考,实则弊端颇多,那些乡野农户或是平头百姓的子弟本就出身贫寒,文气薄弱,再加父母也是连斗大个字都不识,何谈钻研儒经。大多寒门子弟想要考取功名,自然都是年岁少长些,便半农半学,否则家中根本供应不起,先是拜师学子,再请教儒经,几乎要将家中所有钱财耗尽了。

而那些年少便能考中儒童的大多都是家中殷实的县乡士绅,六七岁时便将子女送进私塾书院,到了十余岁时,基本上也就将字已认全,再往后熟读儒经,同时先生们加以讲解,故而聪慧者十三四岁便考取儒童者也大有人在,再往后的州试,郡试,更是如此,没有钱财做为后盾,根本无法集中精力研究儒经。

再往大了说想要习得长生,修行大道,进入通文学宫,也是得从那三百七十名儒生中取,那些儒生大多也是名门望族,家中殷实的子弟,所以一开始大多数人便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寒门本就难出贵子。

除非出生便有深厚的文气亦或是先天之体,一步登天那自是另当别论。不过大多普通百姓若能吃饱穿暖,家庭和睦,也就心满意足了,至于什么出仕为官,修行大道此类遥不可及之事更是从未想过。

不过见是来报考儒童,那公差也不敢阻拦,大华国法,凡大华子民不论男女老幼,皆有一次免费报考儒童的资格,往后报考便需缴纳五十两银子的报考费,故这免费的资格也需格外珍惜,否则下次便需要银两报考。目的自然是为了让人谨慎这一次免费的机会。

这世界到不是十分重男轻女,女子也可与男子一样参加科考,也不必裹小脚,也无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与自己那个地球的现代社会无异。知识一些劳动力或是做官经商却还是男女有别。女子大多还在在家中管理内务多些。

那县衙坐北朝南,东西两侧延伸便是各房办事之处,教谕房便在东侧第三间。此时正是冬季,离着本次儒童科考只剩三月有余,县衙的方教谕早已带着下属去各地私塾书院视察,自然是要瞧瞧今年这些未来儒童的质量如何,过了年以后科考便要开始,今年乃是科考大年,便是三年一次的郡试也在今年开考,固而每隔三年便有一科考大年,县试在三月,州试在六月,郡试在九月,这州试与郡试的成绩自然直接影响到了教谕的仕途,故而泽城的方教谕自然十分重视此次科考。此时房中只有一名小吏正端坐着饮茶,两侧各生了两个火炉子取暖,优哉游哉的。见来了一名寒酸少年,扫视了几眼道:“来此何事啊。”

“我来报考儒童的。”李流苏道。

“嗯?”那小吏一听是来报考儒童倒有些微微惊讶,又上下打量了一番李流苏,教谕公房中有专门显现文气的仪器,发现这少年不过也就三升文气而已,这个世界若是想要报考功名,那便只能积累文气,文气与诸多因素有关,起步的文气最关键的便是家底,不过文气可以通过后期修习而得。一般人起码也要准备五升文气方会来参加县试科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