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临木渔村
临木镇的临木河,因为河深浪急,易守难攻,是凤渊与大齐间的天然屏障,与其他陆地接壤的地方连年战乱不同,多年来这里的边界都很安宁,所以双方在这里设的守备都不紧。
两国的渔民各自在自己的界内捕鱼作业,相安无事。甚至于风平浪静的好日子,两国的渔民们会在交界处进行一些物品交换之类的小交易,换取一些对方国家的特产类的东西。对此,两国的守兵们都睁只眼闭只眼,交换的渔民们满载而归时,也会顺手塞给当值的守卫们一些自己国家少见的稀罕物,所以说,守卫们对这种暗地里的水上交易市场,还是挺欢迎的。
陈显翔显然来之前仔细做过功课,对这里的情况了如指掌,带着莫离轻车熟路的来到地处山凹的一个渔村里。
他俩到得早,出江捕鱼的船只还未归来,村子里只有小孩子四下乱窜,看到两人进村,胆小的便纷纷躲起来,有胆大的睁着好奇的眼睛,上下打量着这两个陌生人。
“你们找谁?”一个十来岁的男孩叉腰问道,乌溜溜的大眼黑白分明。
陈显翔笑道:“找你们村长。”
“村长伯伯出江了,还没回来呢,他婆姨在家。”另一个虎头虎脑的黑皮小子探头回答。
婆姨便是老婆的意思,陈显翔笑眯,眯道:“能不能麻烦你带我们去他家呢?我们在他家等候他回来便是。”
“好啊。”孩子淳朴,立刻点头,当下,三五个孩子领头,带着两人来到位于村东头的村长家。
渔村大部分都是草屋,泥墙草顶,甚是破旧,村长家稍好一些,不过也只是多了半人高的土墙,将草屋围在里面。那半大孩子人没进院,在栅栏门前便叫开了,“阿文婶,有人找文叔。”
“谁啊?”随着一个略带暗哑的声音,一个穿着深蓝粗布衣衫的中年女子开门出来,微眯着眼看了看陈显翔与莫离,心里纳闷,没听说过丈夫认识哪个道士啊,难道是来布缘的?
蹙了眉头道:“两位道爷,不好意思,天冷,江中的鱼难捕,等开了春大讯来时,两位再来化缘吧。”
陈显翔一笑:“文嫂你放心,我们不是来化缘的,等文大哥回来,你便明白了。”
文婶犹自不信。陈显翔也不细说,拉着莫离在土院中的石头桌前坐下。文婶到底是个忠厚老实的人,见来人不由分说便坐下等候,也不便出言相赶,只能转身回屋,虚掩了门,边添柴作饭,边自门缝门悄悄打量外面两个道士,看那两人眉目良善,倒不似坏人,心里的不安稍定了些,不管了,等自家男人回来,自然就见分晓了。
黄昏时分,村子里各家各户炊烟四起,江边远处的点点白帆开始向岸边移动,渐渐看得清渔船的轮廓。
不多时,只听一阵童音欢叫:“船回来了!”
随着孩童的欢呼声,文婶匆匆探头出来,目光对上莫离与陈显翔后,又缩了回去。
莫离与陈显翔对看一眼,陈显翔微笑,暗示她稍安勿燥。
莫离早间与陈显翔一番详谈,疑心尽去,对他已经非常信任。陈显翔做事精细周到,谋定而后夺,这几天她早已深刻体会到了。现在既然已明白他是友非敌,自然不再多问,相信陈显翔自有主张,她跟着走,便没错。
渔船回来了,渔村立时热闹起来,一时间,男人丰收而归大声大气的吆喝声,女人们幸福满足的笑声,伴着孩子们的欢叫声,奏出一曲打渔归来的乐章。
一阵嗵嗵的脚步声传来,木质栅栏被人砰地推开,一个满脸红光的大汉大步走了进来,手上提着两尾鲜活的大鱼,边走边大声唤:“阿桂!怎么没出来接渔?”声音宏亮振耳。
喊完,才看到院子中有两个陌生道士,不由一愣,“阿桂,我不在家,你弄些什么人回家了?”
文婶阿桂掀开门帘出来,大声道:“你问我,我问谁去?这位道爷说找你的。”
“找我?”村长阿文一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