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直接访问:www.lanlanwenxue.com .com
第152章 宫乐图
这幅图的内容就展现在了唐汉和廖华清面前。
只见这幅图描写的是后宫嫔妃十人,围坐在一张巨型的方桌四周,有的品茗,也有的在行酒令。
在其中央位置有四人,则负责吹乐助兴。
她们所持用的乐器,自右而左,分别为筚篥、琵琶、古筝与笙。
旁立的二名侍女中,还有一人轻敲牙板,为她们打著节拍。
从每个人脸上陶醉的表情来看,席间的乐声理应十分优美,因为连蜷卧在桌底下的小狗,都未被惊扰到……
这幅图非常的灵动,里面的人物,乐器,小狗,仿佛都是活物一般,很是惊艳。
“小唐,有没有认出来这是什么作品?”
廖华清笑眯眯问道。
“宫乐图。”
唐汉道:“这幅图,不是收藏在了宝岛故宫博物院了?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唐汉以为是真的。
“是不是真迹,要鉴定过后才知道,在说宝岛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未必就是真迹,馆里把赝品当真迹的事情,又不是没有发生过,而且很多名画,不都是孤本画。”
廖华清取出高倍镜,开始鉴赏,自然不会放过每一个细节。
唐汉也没想着,伸手触摸后,就愣住了,我尼玛,让他感觉如此惊艳的作品,竟然另有乾坤。
“廖主任,唐管理员,这幅作品是真迹?”
中年男子一口津门话。
“你是津门人?”
听到中年男子的话,唐汉若有所思的时候,廖主任立刻起了警惕之心。
不怪廖华清这么警惕,实在是津门是名画造假基地,津门假画作坊最多,在华北书画市场中,津门依托其雄厚的人才资源和较早形成的市场优势,撑起了华国假画的半边天。
不少画坊设备齐全、技术先进、薪资丰厚,吸引了一大批高等美术院校的师生、来津发展的艺技成熟但没名气的外地画家和一些民间艺人纷纷加盟。
那里的造假技术牛逼到什么地步呢,可以说已经完全形成了工业化造假,假画制作已经形成了规模化、科技化、程序化的生产线……
从选画、喷绘、描图、渲染,到题跋、落款、装裱、著录、做旧,分别都有专业人员流水线作业,所有程序不出一条街,就能把各种名画给你仿出来,流入市场,到时真假难辨。
如果要粗糙品,一两天内就能给你弄出来,就牛逼到这种程度。
中年男子既然是津门人,廖华清如何不警惕?
不但他好会警惕,所有收古字画的古玩店,博物馆,商人,知道卖家是津门人,都会更加谨慎,打起十二分精神应对,因为津门的书画造假已经形成了庞大的产业链,造假技术非常成熟,必须小心应对。
“廖主任,你不用这么紧张,我是津门人,但这幅画可不是我从津门收上来的,而是从上京收的,你帮我掌掌眼,看看是不是真的。”
中年男子道。
“小唐,你怎么看?”
廖华清没有第一时间回应中年男子,而是看向唐汉。
“煞费苦心啊!”
唐汉道。
“……”
唐汉说完煞费苦心四个字,廖华清就懵了,过了好一会儿才道:“为什么这么说?”
“这幅画是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