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珞暗忖,临海性子本来就不qiáng,老公和儿子有qiáng势,她理所当然的就越来越弱势了,说来她还真不像公主……
世子三人回祖宅的时候,带了一大群人回家,回来时候只有世子、郑亶和郑玄回来,他们也没有提如何让这么多人心甘情愿的留在祖宅,不外乎就是软硬兼施。
没了大房,国公府一下安然了许多,颜氏和临海也难得露了小脸,上下气氛前所未有的和乐,镇国公看着上下齐心这一幕,不由暗忖自己莫非真做错了?如果当年就把长房送走,或许现在大家都安逸的活着。
国公府气氛安逸,朝堂上的气氛也前所未有的安静,毕竟二皇子的前车之鉴还放着,皇家安分,郑玄也不咄咄bī人,而是将jīng力大半都放在了盐铁改革上。
大夏盐铁允许私人买卖,最近因财政紧张,盐铁又收归国有,这导致盐价飞涨,很多普通人家都买不起食盐了。但是随着王珞的晒盐法的提出,海盐产量大幅增加。
比起现代技术,用古法晒盐起码要五六月才能完成,但是比起当下落后的煮盐技术来说,晒盐的盐产量几乎是大家不可想象的,有了这一批海盐流入市场,京城的盐价渐渐压了下去。
随着日后开设盐场,大夏全境的盐价都会压低,而且盐场晒出的海盐,色泽雪白,要比许多私人盐品质高许多,大部分有点条件的人家都喜欢买这种海盐。
海盐的流行,大家也渐渐记住了郑玄的名字,他们都知道这便宜的海盐是郑大都督怜惜平民,让人制造出来的,本来大家并不知道郑玄是谁,现在有些人记住了郑玄的名字。
这也是王珞的目的,她要的就是一步步让郑玄的名声越来越好。忙碌的日子,总是过的很快,转眼三年时间就过去了。
第180章 成国公寿宴(上)
每年的三四月几乎是京城最好的天气, 气候不冷不热,万物回chūn, 这时节也是京城人外出踏青最频繁的时间,只要是阳光明媚的天气,郊外和城内景色明媚的地方都人头攒动。同时几乎是每天都能听到敲锣打鼓的迎亲队伍经过, 这时候也是大家扎堆成亲的日子。
郑玄眼见他们乘坐的驴车再一次为了避让敲锣打鼓迎亲队伍而停下,他低头看着娇妻, 王珞仰头对他盈盈浅笑,笑容中带了一丝讨好:“反正时间还早,我们慢慢过去好了。”
【提示】:如果觉得此文不错,请推荐给更多小伙伴吧!分享也是一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