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同志治,哥哥你什么时候回家来,还能给我们上课么?
我是小米,我也想长大了能到北京读书,能每天看电视吃肉,穿漂亮衣服。
信里一共有二十位小朋友的字迹,然而和郑陆有关系的只是最后这一句,就是信封上的那位魏老师的娟秀字迹:沈林谢谢你,毛衣真的很暖和。祝一切顺利。
寒假里沈林将自己不用的一些文具和旧书给村里的小学校送去。见到了那位支教的魏老师,回家后,沈林就将郑陆的羊毛衫给她送去了,小姑娘一看就是没穿暖和。人家跑这么远来这穷乡僻壤的大山里教娃,不管是自愿的还是被迫的都很不容易。
只是这个谢字沈林受之有愧。他把郑陆送他的东西又给了别人,想来想去还是给郑陆说一下比较好。
郑陆站在路口拿着信静静地仔细地看完了。
☆、58 五十九章
看完信,郑陆为这些可爱又可怜的山区孩子们叹了一口气。郑陆从小到大虽不敢说是锦衣玉食,但是绝对是那种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的,加上身边还有个百依百顺恨不得把自己所有好东西都送到他手上的陶承柏,所以对于物质匮乏这个词其实从来没有近距离地体会过。
陶承柏回来的时候郑陆正在卧室里翻自己的旧东西。桌上的电脑开着,网页搜索上显示的文字是:支援贫困山区教育相关慈善机构。陶承柏问他找什么呢?郑陆蹲在书桌下面拉开的抽屉跟前,仰起脸跟他说了中午的事并很认真地说了自己的想法:想给山区的小学生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
对于郑陆的事,陶承柏自然是全全赞同,何况这些真的只是举手之劳。之后一个阳光明媚的周六下午,陶承柏和郑陆开车去了一趟附近的大型文具批发市场,给茶山大伙村大民小学全体二十名学生买了一箱子文具,包括两百根铅笔一百块橡皮一百个三线格一百个田字格一百个算数薄一百个图画本二十套三角尺二十把削笔刀二十盒水彩笔二十支笔袋。东西看着多真的是足足一大箱子,抱起来都有点费劲。其实批发的价格真的是不贵。
学校外面有一个很小的邮局点,车子开到的时候沈林已经等在门口了,手里拿着魏老师的那封信。
写地址的时候,郑陆要写沈林的,沈林站在一边期期艾艾地表达了自己的不愿意,那怎么行,明明是你送的,就写你的地址好了,不行。沈林正说着,忽然挫败似地哎呀了一声,郑陆已经把他名字写在单子上了。
郑陆把单子从窗口递给了工作人员,回头跟沈林说了一句:写谁的名字还不都一样。
沈林听了这句话直楞了几秒钟,心里忽然一阵感动,他觉得郑陆这是把他当朋友看了。他打从一开始送外卖那次就知道了,郑陆是个非常好的人。果然是这样。
【提示】:如果觉得此文不错,请推荐给更多小伙伴吧!分享也是一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