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穿越之茶言观色 > 第169章

第169章

谨记我们的网址,祝大家阅读愉快!别忘了多多宣传宣传。

欣赏完园林正好走到远阔舫,李义领他们进去,早到的名人雅士们都一齐给朱权行了大礼,寒喧过后,朱权坐在了首位。

要知道,这南昌是朱权的封地。亲王的权利在明朝初期是很大的:在其封地内,经济、政治、军事,都由亲王管理;治下有文相一名管理地方事务,武相一名管理军队。

当然,朱权现在的情况比较特殊:他的军权在朱棣把他押送到南昌时就取消了,不过他还拥有几千上万的护卫兵;许雍的官职是长史,即是朱权的文相,只是朱权封到南昌后状况一直不正常,所以许雍目前还顾不上去接管地方事务。

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烂船也有三斤钉。朱权在南昌他这一亩三分地里,仍手握着生杀大权。为此,不管名头多大的名人雅士,在皇权至上的这个时代,都得跪倒在朱权脚下。两兄弟争权也是人家的家事,如有不把朱权放在眼者,恐怕第一个不答应的,便是朱棣。

当然,如果朱权只是亲王的身份也只会让这些名士们仅是维持表面上的尊敬,文人骨子里的傲气和骨气终会让他们不屑。但朱权在诸皇子中也是出类拔萃的,自小慧心天悟、好学博古,诸书无所不窥,颇有才华;且机警多能,禀赋特异,甚得先皇的钟爱,称他“积有大志”;而且在大宁期间,年幼的他不但在清理元蒙残余势力上大显才能,而且能俭约制国,辟圃种树,广令卫士疆理荒野,艺植土物之宜,使国用饶裕,大宁经济在他治下渐渐繁荣富饶,很得先皇的赏识。

所以这些名士们从心底里尊敬这个年仅二十五岁的王爷,甚至希望南昌在他的治理之下能更昌盛。

见过礼后,大家重又坐定。朱权抬眼打量了一下四周景象,心中赞叹,看向刘青的眼光又有不同。

因正值chūn天,归园便把茶席布置在了这四面临水的远阔舫上。这舫是古园林中的一种建筑,用石头砌在水面上,如水面行舟,又称“不系舟”,表达人们“舒适而遨游,宛如不系之舟”的旷达。一般为两层,下实上虚,上层状似楼阁,四面开窗以便远眺。

坐在舫中,四面皆水,隔池与两岸相望,池水清澈广阔,面上有小荷才露尖尖角。远处林荫匝地,近前藤萝粉披,岸边乱石野趣。山石、古木、绿竹、花卉,构成了一幅幽远宁静的画面,给人以闲适、旷远、雅逸之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