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穿越之茶言观色 > 第164章

第164章

“现在?你旅途劳顿,还是明日再去吧。”朱权道。

“我一点都不累。现在还是中午呢,这梅岭又不远,上山走走正合适。”

“那走罢!”朱权倒也gān脆,说完便站了起来,朝院门走去。刚走了几步,他停了停脚步,回头看刘青已跟来,才缓步前行。

出了院门,朱六几人跟了上来。小六子向朱权施了一礼道:“奴才去叫人备马。”飞也似的跑了。

待他们走出大门口,已有几匹马和一大群人站在门口候着了。

“朱义,你过来。”朱权唤着。

一个面相jīng明的中年人跑上前来,给朱权施了一礼。朱权对刘青道:“这是我王府大管家,名叫朱义,有什么事尽管差人找他。”又对朱义吩咐道:“这位刘青刘公子是本王的救命恩人,须得尽心伺候,不得有丝毫怠慢。”

“是。朱义见过刘公子,公子大恩,宁王府全府上下莫不感激涕零。”朱义恭敬地跪下,给刘青行了一个大礼。

刘青忙把他扶起来,对这古人动不动就下跪的习惯无可奈何。

朱权、刘青、朱安、朱义再加上朱六几位共十人,骑着马浩浩dàngdàng地朝西而去。到了山下,把马栓好,留朱十一、朱十二看马,其余八人拾级而上。

梅岭位于南昌西郊十五公里处,在江南最大的“飞来峰”上。原名飞鸿山,早在汉朝初年,就辟有驿道。西汉末年,南昌县尉梅福为抵制王莽专政,退隐西郊飞鸿山。后人纪念他的高风亮节,在岭上建梅仙坛,岭下建梅仙观,改飞鸿山为梅岭。又因位于南昌城西,又名西山。梅岭西临鄱阳湖,北与庐山对峙,方圆一百五十平方公里,是中国古典音律和道教净明宗的发源地。它以峰峦之旖旎,溪漳之蜿蜒,谷壑之幽深,岩石之突兀,云雾之缠绕,风光之掩映,组成了梅岭“翠、幽、俊、奇”的特色,素有“小庐山”之称。自古以来,“洪崖丹井”、‘西山秋翠’、“铜源三群”(瀑布群、梯田群、水碓群),就是文人骚客争相题咏的著名景观。

【提示】:如果觉得此文不错,请推荐给更多小伙伴吧!分享也是一种享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