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记我们的网址,祝大家阅读愉快!别忘了多多宣传宣传。
我倒是喜欢纸官署更多些。小学徒羡慕地瞧着那些少年学匠们,御纸坊没有像我们这般年纪的,而且张大人看着凶巴巴,可那位白胡子长眉毛的老爷爷似乎很亲切。
那是丹大人,他——曾经体罚左拐这样的事还是不说得好,采蘩舌头转弯,技艺高超,对新进的匠工特别关照。
小师兄却懂得不少,丹大人如今已经造不了纸了,就和那个残手断脚的左拐一样。城里会造纸的都知道,现在纸官署的大匠是二流的,全然不能跟过去的辉煌相比。看到纸官署的人快到门前,住嘴。
丹大人对采蘩点点头,走进门去;那些对采蘩而言陌生,但总在大屋里造纸的大匠们走了过去;于良带着小学匠们走过去,小五朝采蘩咧嘴笑着,脸上雀跃。望着这一切,本想驳两句的她什么都没再说,也跟进去了。世上的事,只要无关乎自身,很多时候都是雾里看花,根本不清楚真相。因此,不必qiáng求他人眼亮。
门吱嘎吱嘎合上,阻隔了外面的热闹,顿时清凉。
丹大人他们直奔正厅,采蘩却刻意落了单,一人慢悠悠往纸坊深处逛去。千秋纸坊不大,不靠山不靠水,由三进院子组成。前院待客,中院专为抄纸后的工序,后院则作原料浸泡到煮料成浆这几道工序。屋群老旧,给人灰扑扑之感,但造纸器具的布置十分井井有条,可谓寸土不废。她只消一眼就能看出器具是新进的,和署里的一式一样。后院廊下还摆放了一圈桌椅,放着景蓝瓷的茶壶茶杯,也是官家用器。院中央架着两大口煮锅,地上堆了石灰柴木辅料和各种工具。
采蘩才想走过去看煮锅的质地和石灰的纯度,就被两个汉子拦住了。
这是今日会场,比试没开始,谁都不能进去。其中一个汉子说。
另一个汉子瞅她好一会儿,你该不会就是要跟西大公子斗纸的童姑娘吧?
是的话,就能进去吗?那锅是石锅?
两个汉子jiāo换一眼。
那就更不能进去了,否则当作弊论。话声从后面传来。
采蘩回身一看,连忙低福,参见公主。
免礼免礼,我娘不讲究这些俗套东西。秋路就在他公主娘亲的身后,歪出脑袋来笑。
公主不理嬉皮笑脸的儿子,对仍然恭敬的采蘩道,免礼吧。我以为你该很紧张才是,想不到这般悠闲在逛。
采蘩直起身,淡笑不语。
秋路打不灭的气焰,又cha嘴道,她不是在逛,而是在熟悉地方呢。娘,你不是也听见了?她想混进去探究竟。
采蘩冷眼一扫,秋路噤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