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烟氤氲,何皇后唇边线条逐渐柔和,言语变得不管不顾起来:“屠城委实不是仁义之君的做派,哎……”
“谁说不是。”何灏应和道,语调微微上扬。
却说五六年前,唐烽屡屡遭受何皇后斥责,怀疑是有小人进了谗言,便安排人进入慈恩寺探听消息。怎奈何皇后是个小心谨慎之人,行此大逆不道之事,定要做好层层遮掩,何灏本人亦觉得尚不到收网的时候。若干年内,两人的私情被瞒得死死的,唐烽安插进慈恩寺的眼线只能在外围打转,探听不到什么有用的消息。
时日一久,唐烽的注意力全投到庆元帝和唐煜身上,也就没太在意这边。眼下唐煜就藩,不成威胁;庆元帝病发,心灰意懒,决定不久后禅让,做一个安享尊荣的太上皇;母子间的矛盾复又尖锐起来。
却在此时,能证明何皇后真实身份的方家人“恰到好处”地出现在唐烽面前。对何皇后来说。这只是一桩令她回想起不快往事的意外,可在何灏眼中,就是另外一番情况。
木柴堆起,锅已架好,只缺最后一把火。
雨后碧空如洗,莲花池上残荷片片。何灏写完“赠与小友”四字,将毛笔放回青花瓷的山形笔架上,双眼幽深似墨,清俊的脸上浮现出一丝怅然。
“可惜看不到明年的荷花了。”他叹息道。
数日后,慈恩寺内混吃等死的太子眼线在完全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收到了不得的消息,吓得栽了个跟头,险些嗑死在石阶上。
洛京城中,有人与他同享这份惊恐。由于写了一手好字,且是胞弟唐煜临行前的嘱托,太子唐烽特意在庆元帝去翰林院选人时动了点手脚,将原来的小沙弥圆真,如今的新科进士钟兴派到庆元帝的身边充当侍读学士——又称代笔。
又过了十来日。夜色深沉,不见星月。太子唐烽身披轻甲,外覆玄色大氅,在心腹侍卫的簇拥下奔赴慈恩寺。
【提示】:如果觉得此文不错,请推荐给更多小伙伴吧!分享也是一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