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记我们的网址,祝大家阅读愉快!别忘了多多宣传宣传。
如今天下四大名书院,每年不知有多少进士出自那里。京都的国子监亦是,在那读书的都是各府顶尖学子,还有天时地利人和之便宜,每次chūn闱亦有不少人能中。
官员子弟亦是极有优势的一批人,他们能延请名师,深受指点,指不定还能收到一些特别的消息。往年,这批人当中亦有许多人能中进士。
一次chūn闱能中进士之人不过三百,书院派分一部分,监生分一部分,官员子弟再分一部分,能落到他们寒门子弟的名额少得可怜。
这倒不是说就有人作弊,不过寒门子弟综合起来确实拼不过这些人,能中进士的极少。
沈歌想着早日入今,再不济也能找吴师兄帮忙瞧瞧自己的文章到底如何,再拼几月,多少能多几分把握。
说是想去京都,沈歌亦不能一拍脑门,收拾好包袱就走。马车要雇,gān粮要准备,其余事宜亦要一一打点好。还有亲朋好友那边也要有所jiāo代。
下定决心后,沈歌拿出银钱,在县城里备齐礼,照例先去看吴先生。
吴秋出嫁后,家里就剩吴夫子吴师娘两个,好在吴夫子学堂内还有学堂在,两人不至寂寞。
吴师娘见着沈歌,拉着他看了一圈,皱眉道:歌儿,你这几日不见,怎么又瘦了?
没事,考科举的人都瘦,你瞧远兄不也一样瘦。
胡说,吴师娘轻轻拍了一下沈歌的背,嗔道:你远哥最近可滋润,整个人都圆一圈了。你若有你远哥一大半,我也就不担心。
沈歌十几日未见萧思远,着实不知道他居然胖了。
也不怪萧思远,他如今双喜临门,一整个冬天没少被人请去吃酒,加之又不动,想不胖实在不容易。
吴师娘见沈歌这模样,什么话也不说了,当场拉他进屋,塞给他一大堆吃食,先令他吃着。
吴师娘道:你明chūn还要chūn闱,那个更折磨人,你这瘦法,恐怕到时顶不住。
沈歌乖乖地塞满两个腮帮子,边吃边听吴师娘训话。吴师娘说了几句,越说越心疼,连连道:不成不成,我得去买只jī给你补补。你先在这坐着,若是无趣,便去书房看看你夫子收集的那些书,我去去便来。
沈歌阻拦不住,只好看吴师娘风风火火地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