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记我们的网址,祝大家阅读愉快!别忘了多多宣传宣传。
谢涤初:“所以我们还是应该要更加小心。”
卫邑:“对。”
甬道的尽头,是三个门洞,分别通向了三个空间。谢涤初和卫邑没有贸然进入任何一个,而是又多放出了9个提灯蝴蝶,让它们分别进入了三个门洞。
提灯蝴蝶真的是一种特别适合在墓室使用照明工具。它是利用灵气点亮的,散发光亮的同时,不会产生热量,可以最大可能的防止因为热量变化引起的墓室变化,而且亮度特别高,每个门洞放进去三个,整个空间就被照亮的宛如白昼了。
左右两个门洞里的空间比较小,看起来是陪葬室。中间的门洞里是个非常宽大的空间,整个空间的中间,看起来像是放了一具木棺。
谢涤初:“先去两边看看,我们主要目的是找古籍。其他东西,就不要碰了,不要打扰逝者安宁。”
卫邑:“嗯。”
两人先是走到左边的门洞处,向里面看了下,发现这边的陪葬品,都是一些陶器和金属制器,谢涤初把两只纸灵小狗叫进去,一件一件的查探过去,所有制器里面都是空的,没有古籍之类的东西。
两人退出左边的门洞,又走到右边的门洞处。右边的门洞里面,东西看起来就比较杂了,地上堆着有木箱、麻袋、陶罐,但是分类还是比较清楚的。依然是纸灵小狗先进去查探,陶罐里空空如也,不过一开始放进来的时候,应该是装满了液体的,因为在灌底有一层薄薄的膏状物,看起来像是水分挥发完了,留下的凝结物。麻袋里,装的是五谷:麻、黍、稷、麦、菽。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墓室的主人,是个北方汉子,因为古代的时候,受地域所限,稻的主要产地在南方,北方种稻很少,所以北方人民所指的五谷,一般都无稻。当然了,如果墓主本身是南方人,是由南方迁往北方的,那受生活习惯影响,五谷里还是应该有稻的。
至于箱子里的东西,就什么都有点,绢帛绸布、金银首饰……在最角落的一个箱子里,两人终于发现了想找的东西:书。
谢涤初小心翼翼的指挥纸灵小狗把箱子打开,露出了里面满满的一箱书籍,有羊皮卷,有竹简,还有少量的纸质书。
由于之前的三本古籍《宓- yin -》、《穆阳》和《天地人》都是经折式的纸质书,所以两人找寻的速度大大的加快了。箱子里经折装的书并不多,只有三本,有此可以估计,这座墓的主人,最晚不会迟于唐。因为唐代晚期,是经折装书籍大量出现的时候,随着佛教的发展达到鼎盛。
三本经折装的书,被压在箱子的最下面,要把他们拿出来,必须移开上面的书籍。这个只靠纸灵小狗有点难度,谢涤初正打算亲自上手的时候,被卫邑阻止了。
卫邑拿出一双薄如蝉翼的手套,也不知道是什么材料做的,手套表面不时的闪过一道光芒,看起来不像丝织品,倒像是金属制作。卫邑将手套戴在手上,手套和卫邑的手完全贴合在一起,衬得卫邑的一双手莹白修长,看着像是艺术品。
卫邑小心的将经折书上面的竹简和羊皮卷移到一边,伸手进去将三本经折书拿了起来,然后又按照原样,将竹简和羊皮卷放了回去。做完这些事情的之后,他也没有脱下手套,而是继续带着手套,将三本经折书翻开查看。
书的封面上,依然是篆体字,三本书分别是《化- yin -》、《化阳》和《素问》。
谢涤初:“《化- yin -》、《化阳》听起来和前面三本书应该是一个系列的,加起来正好五本。看起来,这五本书,并不是放在五个墓里面的,而是三个墓。那这本《素问》又是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