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记我们的网址,祝大家阅读愉快!别忘了多多宣传宣传。
导演:“你们之中是不是有人曾经来过这里?”
不然怎么能这么快的安排好打卡的顺序。
几位嘉宾笑而不语,孙同济深藏功与名。
不过在安排景点的时候,他们也不是一帆风顺。
在这几个景点之中,他们需要花费最多时间的是天弘山。
天弘山作为K市的最高峰,徒步的话光是正常登顶就需要三四个小时。
当然,为了方便游客们,天弘山不仅设置了接驳车和缆车,甚至还有观光电梯。
只是节目组心脏得很,有一个打卡的地方既没有设置在山脚,也没有设置在山顶,反而设置在山中间的一个地方。
按照正常(lan)人的方法游览,就是在山脚坐观光接驳车或者走一小段路后坐缆车,到达半山腰再走一小段路后乘坐观光电梯到达山顶。
问题是打卡点所在的地方就在缆车和观光接驳车的中段。
接驳车是直达的,中间不提供停靠服务;更别提在空中的缆车了:他们又不能带着降落伞在半道跳伞下来。
而节目组最让他们嫌弃的地方是,这个打卡点不偏不倚就在正中间,无论他们是直接走过去,还是先坐缆车上山再折返,都是一样的。
看完打卡须知后,顾清做了个总结:“最好的方法就是先乘坐各种jiāo通工具到达山顶,在山顶打卡后坐电梯下来,然后一路走下山。”
在下山的途中经过打卡点顺便打卡,打完之后继续走下山。
“不知道打卡的顺序能不能换,”江玖突发奇想:“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如果我们现在山下的打卡点打了卡再去山顶打卡,可以吗?”
其余四个人听见江玖的话也纷纷表示赞同,最主要的是大家肯定在最开始的时候活力满满,先把难的事做了,之后都有代步工具,简直再好不过。
见耳返里没有听见节目组的反对意见,嘉宾们眼前一亮:不是不行,就意味着行咯?
昨晚查了一下资料的孙同济弱弱出声:“好像不是很行。”
他这话一下子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连本来在小本本上记录后期灵感的编导也抬头看向导演手里的平板,想知道他为什么会这样说。
孙同济被这么多人盯着也不需,他淡定地解释道:“我昨天查……我看天弘山旅游攻略的时候,有很多游客都提到过这一点。”
天弘山前半段的上山路和下山路是不一样的,两边都算得上是单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