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记我们的网址,祝大家阅读愉快!别忘了多多宣传宣传。
叶生小时候有幸得他老人家照顾, 启蒙教诲莫不敢忘。
一家子寄居在围屋的后院里,又兼多年的恩德。
叶生这次回来,便算老人家的半个孙子,替他摔盆送葬。
他扛着灵幡走在队伍的最前头,神色肃穆清冷,身量颀长,纤痩而又肌理分明, 于寒风中岿然不动, 稳稳当当, 似乎可见他的沉稳可靠。
本地白事风俗繁琐,叶生独自应付处理,待人接物, 将事情打理得井井有条。
连轴转下来,面上依旧平静温和,不见烦躁,从这点来看,何大姐确实可知晓她小弟的改变。
三年不见,叶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就成长起来了,竟然让她和何母一点不用操心,可以放心依靠。
只一点让她觉得不太妥当,叶生还有天真的好心,竟然答应了老何老师临走前的委托,接管绿荫幼儿园。
园里的十九个孩子,一个都不能少。
与老何老师多年的邻居,她清楚这个幼儿园是怎么维持运转的。
连正规的营业执照都没有,全靠老何老师的无私奉献,一个人硬撑着,说是会收学费,其实一直用着自己微薄的积蓄和养老金贴补。
仅因为看不下去最近的幼儿园都在十几里地之外,村里大半的年轻人出去外地打工,孤儿寡老,七岁以下的孩子不到上小学年龄,只能跟在大人后头下地里刨土瞎转悠。
老何老师就想,把孩子们都接到他这里来照看,中午管一顿饭,顺便教几个字,能成几个才是几个才,他不在意回报。
他曾经说过的一席话,不仅叶生记得,何大姐到现在也还记得特别清楚。
“你们都是农村孩子,本来起步就比别人晚,何老师能做的不多,我们这边的师资力量不够,只希望你们以后有考上大学的,出人头地的,也不要忘了自己的家乡,不用你们多做什么,记得回来当三年老师就好。”
教育事业就像一个美好的循环,教师教书育人,总能感动一些学生,将那份美好的期望传递下去,为此,桃李不绝,天下亦兴。
但理想美好,何大姐还是不希望那个奉献的人是自家的,生活的重担早磨平了她的棱角。
她想劝叶生三思,一个没有回报的幼儿园,和一份有收入的工作,叶生怎么能这么简单就选择了前者。
他下半年才从支教的山区回来,重新进了一中教书,这高中老师的岗位多难得啊,他才教了不到一个学期,正是转正的关键时候,哪有空管幼儿园的事。
还是说,叶生要放弃一中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