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记我们的网址,祝大家阅读愉快!别忘了多多宣传宣传。
尹善一时没有说话,李馥也不知道她上次和她阿弟说了什么,多年不见,尹善可能觉得自己对弟弟也没有太多指手画脚的余地。毕竟若非有义学的事,像尹善这样的宫女,要想出宫,除了特例,便只能等自己这个公主出降的时候了。
但自己又是个出家人。
李馥皱了皱眉,觉得自己早早出家,反而没能像玉真姑姑她们一样在宫外赚一座道观,好像有点亏。
陈延年在万安观久了,在李馥将这里当做师范院校管理的氛围下自觉生出了几分教导主任的气度,他看出尹善的为难,倒觉得有必要开解她几句。
“其
实依奴看,尹家小郎有自己的想法没什么不好,那位杜书生也是位宅心仁厚的人。”陈延年插口,见李馥和尹善都看向他,他又接着道:“且尹家小郎的意思是,即便是义父替他安排了寄养的人家,他过去一样是寄人篱下。既然如此,何不依然在杜书生这里叨扰?反正他欠杜书生的人情已经不少,杜书生也不嫌弃他。”
“且他也不打算长待,明年义学外院再开,他还打算在里头谋个半工半读的位置,那时候他也好有十四岁,义父已经答应替他说一声了。”
陈延年三言两语解释完了整件事,李馥想了想,也觉得尹二郎自己考虑的没什么问题。
只不过,那位杜书生好像真是有点太好说话了,无亲无故,他不仅损失了一个书童,还要搭上一份看顾对方的职责。
“高阿翁给那位杜书生留了银钱么?”李馥问陈延年,“尹二郎也算是我们万安观的亲属了,他的身价钱和拜托杜书生照顾他的花费,理应我们万安观来出。”
如果对方是纯粹的大发善心,那么就不能让好人吃亏;如果对方是另有所图,也要再提醒他一遍,尹二郎是有靠山的,让他不敢轻举妄动。
陈延年点了点头,“公主的意思奴会转告义父,义父会收下的。”这是公主不将义父的帮忙当做理所当然的知礼之处,义父当然会收下。顿了顿,他又似有深意地说:“其实杜书生常在义学帮忙,刘朝臣他们都和他很熟。”
陈延年的言下之意是,如果杜钦若将来反悔,或是遇到什么难处,万安观的人得到消息或是及时帮忙都一点不难。
这么看来,尹善的弟弟继续呆在杜书生那里,也不是一件坏事了。
李馥和陈延年jiāo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都发现对方对杜书生没来由的好意有些提防,但除此之外也没什么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