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开元公主搞事日常 > 第101篇

第101篇

谨记我们的网址,祝大家阅读愉快!别忘了多多宣传宣传。

他出外不到六年, 怎么长安的变化就这么大了?

还有, 长安早有了这么好的装帧法子, 怎么都没人写信告诉他?!什么?廷硕你说张说那贪财鬼在岳州那鬼地方窝着都知道了?!

宋璟当场就怀疑起了自己的人缘,并把当时向他介绍这些情况的许国公苏颋看得怀疑人生。

对了, 除了书馆和蝴蝶装之外, 那些飞书之类,又都是怎么冒出来的?

原来如此,原来是因为一次马球比赛冒出来的……

跟不上时代的宋相公心中很有紧迫感,这次随驾之前, 他还特意叮嘱了家中的老仆,一定要将他离开这段时间内的马球消息和西京小报都买到,以往的飞书,若是还有流传的,也一定要尽可能地收集。

连西京小报都不放过,由此可见宋相公有多么求知若渴。

不过这些,都比不上宋璟此时看见广济渠码头时的惊讶。

宋璟不是第一次拜相,早在先帝景云年间,他就以吏部尚书的职位同中书门下三品,掌铨选。也就是说,他是以尚书省吏部尚书的实际职位,同时掌管中书门下两省的政务,并主管全国官员的任命。

景云年间那次入主政事堂的经历虽然不长,但他依然借此了解了整个朝廷运转起来的方方面面,而罢相后的这些年,他更是辗转地方,经过多次外任,他对国计民生的细节问题,都有了更加切身的体会。

从洛水到huáng河、从huáng河入汴河、又引汴水入于泗、达于淮,最后由江都入海,这条水路上舳舻相继,万里连樯,每年由江南为关中输入至少百万石租米,抵达洛阳的运粮船何止万艘!

这些经由官船运来的百万石米粮,都要经过广济渠这座码头卸下,先统一运往皇城东北处的含嘉仓城,再从那里出发,改用陆路的方式运抵陕州,在那里重新被装上运粮船,继续沿huáng河运往长安。

这一路会如此波折,都是因为装满粮食的漕船必须绕开由洛至陕的水路上,三门峡河道中砥柱的险关。

故而,毫无疑问,每年运送漕粮时,人力、物力以及时间耗费最大的一步,就是由洛至陕的这一段陆路。

若非这一段路耗费相当巨大,往往到了朝廷承受不起的地步,皇帝也不必频频来到东都巡幸,反倒成了人来就粮,而非粮去就人了。

所以,宋璟虽然只是看见了从码头到含嘉仓城这一段路上的“有轨马车”,在演示时装上重物风驰电掣的模样,他就瞬间明白,若是由含嘉仓到陕州的这一路上,也能够修建起一条类似的“轨道”,那么由此省下的花费,每年恐怕都不在数十万贯之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