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回到明朝当太后 > 109、谈心谈话(下)

109、谈心谈话(下)

超多精品尽在

♂完♂

♂本♂

♂神♂

♂站♂

张凤的脸最是苦,因为汪太后对财政问题很不满意,相当不满意,总是寅吃卯粮,不是办法。

他不知道,汪舜华其实已经极力克制了,因为土地兼并等问题说出来容易,解决太难,不能打草惊蛇;宝钞的问题,她打算拿来做那个撬动地球的杠杆。只是说现在财政紧张,朝廷上下都要勒紧裤腰带,过几年苦日子。

只是没想到第二天开始就有大臣陆续束紧了腰带——当时的腰带都是虚束的,汪舜华曾经很不适应,不能显腰还是小事,只是那衣服宽袍大袖的,下面看不清楚,就怕一脚踩到衣服上或者踩空,那才叫悲催。

但是天地良心,她真的只是引用领袖的话,没想到会是这样的后果。头天还只是一两个人束了腰带,后面陆陆续续三三两两就全束紧了,不到半个月,满朝都勒紧了。

汪舜华有点哭笑不得,马上想到一个成语“郢书燕说”,又想到自己曾经做过的阅读理解,这一想,挺好,也就没说什么了。

兵部此前汪舜华单独和于谦沟通过,这回是命所有在京的勋贵、五军都督府、京营指挥使一起入见:“土木之变,丧师辱国,深可痛恨,要痛定思痛,痛下决心,痛改前非,深刻汲取土木教训,发扬北京保卫战的成功经验。”她提出了三个要求:一是军士加强操练,二是加大将领选拔培养力度,三是加强装备研发配备。

刑部这条线也好不到哪儿去,刑部和督察院、大理寺、六科、通政使司还有锦衣卫一起进来,汪太后主要说了四个意思:一是要提高办案能力,严禁刑讯逼供,更加注重证据,尤其是牵扯到宗室和官员,要把每一起案件办成铁案;二是要注重资料整理。以后提拔官员,会听取吏部提名,同时征求督察院、六科和锦衣卫的意见,主要是看有没有历史遗留问题,有没有作风问题,如果六科有不良反应,会责成锦衣卫和东厂侦办;三是要加强作风建设。主要是针对言官风闻议事,不能造谣生事,让朝廷内耗;四是要加强督查督办力度,以前就有,现在强调要把披红的办理情况作为部门和管理考核的依据。

汪舜华转头吩咐朱骥,对锦衣卫进行清理,对那些不合格的进行裁汰;与此同时,国内的情报侦探可以更多交给东厂,锦衣卫要尝试发展国防情报业务,派人前往北方、南洋打听情报。

太平盛世,官场的一大弊病就是冗员,这在锦衣卫体现的尤为明显。景帝为了收服人心,确实存在滥封滥赏的问题。

要澄清吏治,必须要革除这个弊病。

文官的清理已经交给了吏部。职数配置超编之类的不算大问题,毕竟只要有才学、有本事,就可以调用;要清理的一是年老的,三品以下七十岁以上一律致仕还乡;二是干得不好的,督察院那里有考核,到时候不合格的罢免;来路不明的,举人入仕之类的都不是问题,好歹一步步熬过来的;还有就是传奉官,这是成化朝的一大弊政,但在此前也不是没有,尤其前几年为了给嫡子造势,封了不少进献祥瑞的官员;此外还有纳粟捐官的,一律革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