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大唐键侠 > 第三十七章、奉驾幸陕

第三十七章、奉驾幸陕

于是李汲跟李泌对视一眼之后,便叉手恳请道:“若马镇西不能御蕃,凤翔有失,贼距长安不过数日途程耳,且一路无险。设有缓急,臣请奉驾东幸陕州,以避贼锐!”

李豫听了这话,不由得一哆嗦,那晚的噩梦又再泛上心头。和政公主急了,匆忙呵斥李汲道:“长卫不得妄语,圣人岂可轻易离京?前召长卫来,便是统领禁军,护守长安,以防不测,本以为卿一身是胆,难道连守都不敢守,便要弃城而遁么?!”

李汲回复道:“兵无常势,须备非常,但先谋定最下策,才有望以中上策御敌。马镇西云蕃贼并西羌二十万众,则休说长安城内可用之兵尚不足万,便朔方、陕虢,甚至河东之兵来援,我唐可能将出二十万军来御贼否?则凤翔、长安,必破无疑!”

“二十万恐是虚数,不必当真……”

“公主所言极是,以臣所料,蕃贼也就五六万,西羌联兵,三四万耳……虽然也是个大数目,我唐但统御得法,将士用命,未必不能御之都外。只是禁中商议,纸上谈兵,具体情形如何,非亲眼所见不能明了。”

就此,李汲终于道破自己的用意,站起身来深深一揖:“是故,臣请为陛下往觇贼势,若寡,可安圣心,若众,也好及早谋断。”

谋断啥呢?当然是跑路啊!

其实李汲并非真想劝说李豫逃出长安,他觉得长安城防坚固,禁军近万,百姓数十万,即便临时招募青壮助守,也不是几天时间就能攻得下来的。

当然啦,前提得是皇帝不跑,百官不乱。

往最坏的情形考虑,蕃贼加西羌即便没有二十万众,连战兵带辅兵,总有个十六七万吧,前线唐军不过四五万,还是多镇联军,才经大震关丧败不久,士气低迷,多半不能久御。则这十六七万的敌军杀至长安城下,只要皇帝不跑,李汲有把握护守个十天半月的,再以后,陕虢、朔方、商州,甚至于河东的勤王之兵也都该到了。

倘若战事仍然不利,那时候再保着皇帝突围而东,亦不为迟啊。

李汲其实是在恐吓李豫,为的就是让李豫放自己出京,去前线观望一下形势。身为统军将领,你让他李二郎在敌情不明的情况下为皇帝出谋划策?那他连自己都说服不了,还怎么说服得了别人呢?

让他一脑袋雾水,满眼战争迷雾地呆在长安城内,静等前线消息,李汲非疯了不可!起码也会跟李豫似的落下个神经衰弱的病根。

可若直接说我要去前线,李豫多半不肯,故此李汲才先抑后扬,先假模假式劝说李豫逃亡,再提往觇贼势之言。

李汲估计在场能够瞧破自家花样的,就只有李泌了——他跟李泌辩论非止一场啊,相互间的路数都熟——因此先朝李泌使个眼色,请求:阿兄休要发话,看我表演可也。

李豫果然上套,当即把希望全都寄托在了李汲的身上——“卿可急往前线,觇贼兵势,料其多寡,以定这长安城是守是……朕在都中,待卿归报。”

李汲顺杆就爬,说兵危战凶,而我这回带到长安的只有二十骑而已,陛下您得拨点儿禁军随行啊。李豫首肯了,但这种具体事务,自然不必他亲自操持,便一指程元振:“宝应军是李汲旧领,可拨数百人随他西行——汝去办吧。”

退出来之后,李汲便凑近一些,压低声音问程元振:“程公,圣人适才云,与我数百人,不知究竟是几百哪?”

程元振瞥一眼李汲,见对方俩大眼一闪一闪的,似笑非笑,当即会意。于是撇嘴一笑:“九百,长卫以为如何?”

“再加九十九又何妨?且我既觇贼势,当急归以报圣人,不便领步卒,最好都是骑兵。”

“那便九百九十九骑好了。”

李汲当即错开一步,朝程元振深深一揖:“程公厚德,异日必有答报!”

——————————

此时的陇州前线,马璘遭到吐蕃军自西、西羌联军自北的两路夹击,几乎每天都有数百战兵阵亡,负伤的倍之,已经快要支撑不下去了。

他扎营的位置,是在汧阳县和吴山县之间。汧水自西北山间而来,在雍县和吴山之间穿过,注入渭水,两岸地势渐趋平缓——也就是说,这里可以算是渭水平原的最西口。马璘此前在凤翔府治雍县城下击退吐蕃军,追击至此,随即就寻找附近几座孤山,倚之下寨,希望能将敌军封堵在山地。

虽说吐蕃军势仍盛,是唐军的两到三倍,但因为山地难行,道路曲折,很难集中兵力攻打唐阵,马璘自恃可以固守数月,直待朝廷再发援军,或者等到因为天寒降雪,粮草不继,吐蕃方面主动退兵。

可谁成想营方立就,西羌诸部突然间从北面的泾州杀来,直指唐军侧翼。马璘被迫分兵抵御,就此捉襟见肘,被迫急遣快马,往赴长安求救。

然而连续几次遣使,都如同石沉大海,杳无音讯。经过他留在都中的亲朋、耳目传信,应该是被程元振扣下了奏书,不报天子……

好在高昇提议,说如今的凤翔军里有四成兵员,乃是丧地后东蹿被合并、收编的陇右军,其中不少人识得李倓、李汲和杨炎,可以尝试通过这一渠道,绕过程元振,尽快将前线危局禀呈天子。马璘考虑,齐王李倓已经彻底被排除出朝,被迫为肃宗皇帝守孝,估计派不上什么用场;杨炎终究是文职,且与军事系统完全不搭界,未必愿意冒得罪程元振的风险……还是试着走走李汲的门路吧。

于是便遣贾槐急归长安,去说李汲。

贾槐一去多日,估摸着应该抵达长安,见到李汲了,但李汲是否愿意接受请托,尚在未知之数,更关键朝廷临时调遣兵马,也不知道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开至前线啊。而他马仁杰已是束手无策,再无破敌的奢望了。

将领们纷纷请命,不如暂且后退,固守凤翔府的为好——如今尚有机会将大部将兵拔出险地,倘若再迟几日,怕是想走都走不成啦,数万官军可能会尽数覆没于此。

而一旦军没,高府尹必定守不住凤翔,凤翔一失,长安以西彻底的无险可据……

马璘无奈,遂使渭北行营兵马使吕月将率军殿后,一夕烧垒而遁。吐蕃军从后追赶,吕月将力战兵尽,终被俘虏。

【提示】:如果觉得此文不错,请推荐给更多小伙伴吧!分享也是一种享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