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大唐键侠 > 第四十五章、襄阳兵乱

第四十五章、襄阳兵乱

来瑱虽在襄阳,却始终关注着朝中局势,则其于长安城内暗置耳目,也在情理之中。

由此李汲、冉猫儿等一行人离开长安城,先往商州,与李栖筠相见,停留了数日,然后继续启程;未至谷城,来瑱就已然得着消息了,于是急召几名心腹将领前来商议。

开元以前,举凡行军、行营,主将麾下最重者分为长史和司马二职,其中长史掌文事,司马为副将。但这一制度同样行之于节度使幕府之后,逐渐变异,长史为节度副使所替代,反倒执掌武备——因为多数副使都是朝廷派去拮抗节度使的——司马却转换成了文职。

如今来瑱幕下节度副使名叫薛南阳,行军司马则是庞充,此外还有左兵马使李昭、右兵马使梁崇义二人,皆为“来嚼铁”之命是听。说白了,这四人都是来瑱的死党,则妄图割据一方,坚决不肯还朝,甚至于勒兵对战裴奰,若无彼等附和甚至是怂恿,来瑱也未必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朝廷已然两次下旨,要召自己还朝了,虽然新君登基后允许留任,但迟早还会再来第三拨,对此来瑱早有心理准备。因而便问薛南阳等人:“今圣人又传旨召我,且命李汲与天使同来,接掌襄、邓、隋、郢四州军事,君等以为如何?”

庞充叉手道:“此番诏来,与前两次大不相同……”

因为还有个李汲跟着啊,且命为四州防御使,则即便来瑱依旧不肯应命,李汲也有理由把四州兵权全都收过去——主力会集于襄阳,若是听了李汲的指挥,则来瑱即便不成空头司令,亦不远矣。

因而庞充分析道:“可见圣人召还节帅之意甚坚,不容拒辞。末吏以为,既已命鲁王为兵马元帅,讨伐史朝义,朝廷必望一举成功,唯恐节帅不肯听命,故而必须将襄州之兵,易以他将……”

薛南阳反问道:“若元帅军令至,命节帅东出讨贼,节帅岂会抗命?安有不肯听命之理啊?”

庞充斜睨他一眼:“朝廷诏命都不肯受,况乎元帅军令?”随即望向来瑱:“无疑圣人已有疑忌节帅之意了。”

来瑱以指叩案,徐徐问道:“则当如何应对才是?”

薛南阳答道:“无非还朝与不还朝,两条路而已。我前日便与节帅说过,程元振的请托,不应辞拒,如今彼阉用事,节帅若是还朝,必受他暗箭所伤——那些阉奴,从来心眼儿最小啦!”

“那便仍命诸将联名上奏挽留,不还朝去?则李汲来,求兵权,又如何处啊?”

李昭当即叫道:“但我与梁君在,必不使一兵一卒,落于那李汲手中!”

薛南阳表情嘉勉地瞥了李昭一眼,随即问来瑱:“不知李汲领了多少人来?此人素有勇名,非裴奰可比,若将五千军来,恐怕不易全胜。”

想当初裴奰率领五千兵马来攻,薛南阳力主出兵拒敌,遂与来瑱左右夹击,大败裴奰。但那是因为明知道裴奰是什么货色,有多少斤两;而李汲善战之名遍传两京,起码当初来瑱还守着陕县的时候是如雷贯耳啊,到了襄阳,也跟部将们提起过,故而薛南阳不敢轻敌。

然而李昭却撇嘴道:“李汲有何可惧?”

随即解释:“其人事迹,我也略有耳闻,弓马娴熟,能斩将掣旗,应非虚言。然而彼在陇右,不过末将微吏而已……”他那会儿的功名,比我都天差地远,那才能领多少兵啊——“上有齐王运筹帷幄,下有郭昕、李元忠号令三军,则破蕃之功,李汲焉敢贪天功为己有,自居不让啊?1

“其后在河阳,据传生擒喻文景,也仅仅仗恃勇力而已——想来不过一勇之夫罢了,因与鲁王交好,使将禁军,助今上平禁中之乱,乃得跻身五品,便欲来取我襄阳兵,何其的可笑!”

随即一挺胸脯:“若其将兵来,末将保为节帅破之;若其阵前挑衅,梁君亦可生擒!”

说着话,转过头去瞥看梁崇义。

这个梁崇义,原本是长安城内有名的大力士,据说儿臂粗的铁枝,他可以随手掰弯,继而又能给捋直喽。因为出身低微,原本只能在西市上打零工,赶上安禄山叛军进城,长安陷落,梁崇义孤身东逃,得人介绍入了殿前射生——也就是宝应军的前身。

不过梁崇义没跟李汲碰过面,他早早的便被来瑱相中,调入自家麾下,并且跟随着来到了山南东道。梁崇义很能打,但更重要的是,此人向来沉默寡言,貌似老实巴交的,军中上下,没谁讨厌他,也没谁跟他起过龃龉,由此得到来瑱重用,积功累升,终成偏将。

李昭与梁崇义二人分任右左兵马使,直接掌控军队,一直在别苗头。但即便李昭也不得不承认,倘若统率同样数量、同样素质的军队,正面对决,自家胜算不大;而若直接于阵前刀枪相较,自己怕是在梁崇义马前走不过十个回合……

由此才把梁崇义扛出来说事儿。于是众人目光齐聚梁崇义,梁崇义微微颔首:“若节帅有命,末将可擒李汲。”顿了一顿,又说:“闻圣人赐其名为‘剑侠’,然战阵之上,剑有何用?”2

剑本是春秋、战国时代的短兵之长,但随着铸造技术的提升,到了汉代,长刀便已将之全面取代;如今的剑,不过是江湖之利兵,或者士人的装饰罢了——因为太过狭窄和轻薄了,不能破甲,抑且易折。

梁崇义的意思,由其名号可知,李汲拿手的应该是剑,所以什么陇右破蕃、河东奋战,多半湿答答的全都是水分,我对付这路货色,绝无问题啊。

然而来瑱却说:“我昔日在陕县见过李汲,不见他佩剑……”随即话题往回一收:“且此番前来,据称身边只有三百兵随行。”

庞充不禁皱眉,口称:“怪哉。”随即解释:“商州李栖筠,与李汲同宗,且闻南霁云等,与李汲相交莫逆。则彼既曾在商州停留,难道不请李栖筠多发些兵马随行么?如何只将了三百人来?”

薛南阳笑道:“想是怕蹈了裴奰的覆辙吧。”

裴奰直接率军来攻,咱们自然可以起兵抵御;如今李汲才领了三百人来,仅仅是途中备盗的护卫,那咱们还好意思跟他兵戎相见吗?太丢份了吧。而且朝廷方面也不好交待啊。

李昭当即请求:“既如此,可请梁君出马,擒下李汲!”

“以何为辞?”

“先擒下来再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