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辅国闻言,不但不怒,反倒一撇嘴角,似乎在笑:“二郎是想骂我吧?我却可坦然承之——不错,我正是天家一条老狗,与彼等……汝等士大夫,终不能和衷共济,是以才落得今日的下场。
“二郎且放心,你终与我不同,我料二郎将来,可比今日的郭汾阳,即便家中闲坐,也不至于门可罗雀。”
郭子仪是不久前从河东还朝的。此前河东军乱,郭子仪奉命前往镇压,王元振谋害李国贞后,反以为自己是迎回郭子仪的大功臣,乃更桀骜不法。郭子仪当面呵斥道:“方与贼对峙之时,汝却谋害主将,倘若叛贼乘衅而入,绛州危矣!我为国家宰相,岂能受一卒之私惠?!”
乃收捕王元振及其同谋四十余人,一并斩首。河东节度使辛云京听闻此事后,也将当日谋害邓景山的将兵尽数诛杀,就此不但整肃了军法,抑且稳定了河东局势。
其实李亨当日派郭子仪到河东去,是让他招抚乱兵;不想老司徒平常笑么呵呵的,御下甚宽,不象李光弼那样总是横眉立目,每以处斩来勒逼诸将,但在这种大是大非的问题上,那是丝毫也不含糊啊——以下犯上,谋害主将,此风若不施以雷霆手段,赶紧刹住,将来我还怎么带兵,怎么打仗?
随即李亨驾崩,李豫登基,即命郭子仪都知朔方、河东、北庭、潞、仪、泽、沁、陈、郑等节度行营及兴平等军副元帅。郭子仪返京受命,但李辅国虽罢,程元振却在李豫面前大进谗言,遂使李豫留郭子仪而不遣。
也就是说,老司徒出去一趟,稳定了河东局势后,又回长安来坐冷板凳了——他可不跟李辅国当日似的,能以三公的身份,对宰相指手画脚。只是也与李辅国不同,汾阳郡王府前那可是门庭若市啊,不仅仅门生故吏络绎来拜,就连很多正直的朝臣,也都来会郭子仪,说司徒乃国家柱石,岂可不使将兵杀贼?我等必要联名上奏,恳请圣人放司徒重归前线去。
因而两相必较,李辅国心里其实是很酸的,今天趁机就对李汲提起,说你将来多半不会落到我的下场,即便遭皇帝忌惮,留京不遣,也会更象今天的郭子仪一些。
李汲笑笑:“能如郭公,某之愿也……”随即话锋骤然转折:“其实李公,乃至于高公,原本也不一定要沦落到今日境况。”
“哦,”李辅国闻言,多少来了些兴趣,“二郎教我。”
李汲直言道:“李公自承为天家之狗,此言至当——若不甘为狗,恐怕先帝都不能容你!”
李辅国连连点头:“二郎知我。”
“然而,”李汲却又做一转折,“养狗是为了守门户、逐狡兔的,而若门户不能守,狡兔不能捕,或许主人还会顾念长久相伴之情,不忍烹之;待得主人逝去,继嗣掌家,又将如何?”
李辅国苦笑道:“便无功劳,也总有些苦劳吧……”
“人可以自表苦劳,狗如何自表苦劳?”李汲正色道,“我明说了吧,倘若李公一心为国,能够辅佐先帝早定祸乱,即便今上践祚,也不能动。虽然不得宰相之尊,不能得授王爵,总不至于‘门前冷落鞍马稀’吧?”
“祸乱岂是容易定的?那都是圣人之断……”
“以高公昔日的声望,与玄宗皇帝的亲厚,倘能进言远小人、纳良言,李林甫安能妄为,安禄山又岂能反叛啊?以李公前日的声望,与先帝的亲厚,使信用郭司徒,或不掣肘李太尉,这祸乱也早就平定了吧?”
李辅国赶紧声辩:“进谗郭、李的,乃是鱼朝恩!”
李汲双眉一竖:“若李公不与鱼朝恩相勾连,他敢?!”
李辅国不禁气馁,默然无语。
李汲复冷笑道:“李公在朝中时,人皆谀称‘五父’,自无敢妄言者;如今失脚,可去朝堂内外打问,自家声名究竟如何,还能再掩耳盗铃么?竟奢望史笔有作良言——且先顾虑何时就烹吧!”
李辅国悚然一惊:“难道圣人要杀我不成?!”
李汲放慢语速,缓缓说道:“圣人倒未必想杀李公,奈何千夫所指——李公扪心自问,往日行为,尽都能表天日么?总会徐徐被人翻将出来,到那时候,怕是会如同宗爱一般,明正典刑,且满门伏诛了。”
李辅国的面色,瞬间变得极其的难看。
“便圣人不忍加诛,或也如同高公一般,会遭远流,以耄耋之身,往那烟瘴偏远之地去走一遭……”
李辅国带着哭腔道:“这是报应啊,前日我谮高公,后日那程元振,多半也不会放过我……”
李汲继续加码:“若无先帝撑腰,想必李公也不敢远流高公;则程元振将来要谁来撑腰哪?正所谓‘打蛇不死,必受反噬’,请问李公素知程元振,其心胸比李公又如何?先帝仁厚……”
这四个字其实他是捏着鼻子说的——“今上亦然,而继嗣者却未必了。”
言下之意,你觉得李适是好相与的?他也跟你打了很长时间交道了,对你的秉性、能力,再了解不过啦,他能放得过你?
“且闻齐王返京之时,带来了不少的关西勇士……”
还有李倓,他也恨不得你死啊!
李辅国不由得长叹道:“我近日也在思虑此事,却没有二郎这般条分缕析,见得通透……”随即身子略略前倾,问李汲:“二郎此来,必不是专为说这些话的,或者有所教我?”
李汲微微一笑:“高公还是幸运啊,人在死后,方得哀荣。”
李辅国的身子陡然一震:“你要我死?!”
“如今时机大好,不必等到秦王致书吕不韦以逼迫之。且李公郡王之爵在身,尚能袭于子嗣……”
唐朝的异姓王是不能世袭的,但其继承人可以得授公爵,逐代降等;李辅国身为宦官,自然没有亲儿子,但他早就过继了两个远房侄儿,以便继承自家偌大的产业。所以说,倘若李辅国博陆郡王的爵位不被褫夺即死,其侄有望当上公爵。
“反正李公也垂垂老矣,时日无多了,则与其褫爵被诛,甚至于连累一族,或者被什么关西力士斫了头去……”李汲故意放眼一扫,“我是在齐王麾下作过战的,蕃贼十万,在陇右健儿看来,有若坦途,况乎这小小的院落……”
【提示】:如果觉得此文不错,请推荐给更多小伙伴吧!分享也是一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