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大唐键侠 > 第十二章、胜算渺茫

第十二章、胜算渺茫

【兰兰文学 】手机阅读网址 www.lanlanwenxue.com .com 喜欢就分享一下

一回到自己家里,李汲便急忙取纸笔来写下一行字,交给门子,命他“传于奉节郡王”。

文字很简单,就是问英武可汗死了,你姑姑该怎么办?得赶紧把她给接回来呀。李汲知道自己身边除了青鸾外,都是李适的人,尤其这个老门子,他既然能够神不知,鬼不觉地把李适放进自己家里来,难道还没有渠道给小家伙送信么?

然而在书斋枯坐了一整晚,却不见李适登门……李汲心中恼恨,却又无法可想,只能第二天晚上继续等着。

直到听闻英武可汗死讯的第三日晚间,静街鼓响过后不久,李适才终于来访。进门后先问:“你便如此顾虑阿姑的安危么?即便丧了偶,阿姑也终不能下嫁你李长卫啊。”

李汲当即双眼一瞪:“殿下说的是什么话?你自家亲姑姑,你不着急,旁人着急还要风言风语?!”

李适赶紧摆手:“休要动怒,玩笑耳。”

其实要说李汲对宁国公主丝毫没有念想,也不尽然,正所谓“知好色而慕少艾”,公主长得挺漂亮啊,是个男人见了就会动动心思吧。但动心是一回事儿,真就此而惦记上了……李汲还没那么风流。

况且那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不说身份悬殊,一在天上,一在泥涂吧,两人还都姓李,按照这年月的礼法,同姓是绝不能通婚的。很多事情吧,倘若初始便知道毫无希望,一般人也就不会在上面多花心思,自陷泥潭了。

李汲只是觉得,宁国公主实在可怜,且既是我熟识之人,又有好感,怎能见死不救呢?

当即对李适道:“若我唐公主却从回纥陋习,从而被逼殉葬,难道是我唐的荣耀么?唐纥之间,若留下如此心结,将来还怎么可能长久和睦下去?蕃贼方侵西陲,若回纥亦与我为敌,诚国家百姓之大难也!”

李适抬起手来,朝下略略按压,示意李汲稍安勿躁,随即凑近些,压低声音说:“昨日皇太子在新安门,面北而哭,恳请圣人遣使迎回宁国公主。”

李豫在东宫,和他一墙之隔的祖父一样,都等若囚禁,想要去觐见父亲李亨,那也得李亨批准才行,故此只能遥拜。不过他也清楚,老爹随时都盯着自己的一举一动哪,则请求迎回宁国公主的话,是肯定会传到李亨耳朵里去的。

况且李辅国如今暗通李豫父子,他也绝不会从中阻挠——这是表现皇太子忠厚孝悌啊,不是展示才华,让皇帝知道只有益处,没有害处。

其中委曲,李汲也都能猜想得到,心说但愿李豫是真的仁厚,跟他老爹不同,而不是借着妹子蒙难的机会,特意显示自己……

“则圣人可肯纳谏么?究竟做何打算?”

李适轻轻叹了口气,说:“此事也不能急……不知回纥多久会将英武可汗下葬,总须下葬之时,才会论及殉葬之事,能否赶得及拦阻,也只有看天意了。”双手合十,望天祷告道:“但愿祖宗垂怜,保佑阿姑……”

随即又对李汲说:“两国之间,总不可能急遣快马前往,命回纥人勿行旧俗。回纥报丧使来,并云太子移地健将继位,则国家遣使往悼先可汗,并册封后可汗,都需要时间。”

李汲只是催促:“最终如何?”

李适道:“圣人已允准,既然回纥王室并无烝庶母之俗,则宁国公主无所出,当归我唐。而若公主已殉……”说到这里,牙关一咬,“也当将遗骨舆归长安,不可葬于朔漠!”

李汲心说难得啊,李亨难得办桩人事儿。当然也可能不是李亨的主意,而是公卿百官,皆以公主殉葬为耻,都说应该给接回来——我得找人打听打听,实情究竟如何。

就听李适又说:“朝命,以敦煌郡王为使,前往册封移地健为英义建功可汗。”

李汲忙问:“则敦煌王何日启程,多久能到回纥牙帐?”

李适回复道:“敦煌郡王五日后动身,而至于何时能抵回纥牙帐,那便要看你了。”

李汲茫然问道:“与我何干?”随即反应过来——“难道是要我护卫敦煌王前往回纥去么?”

李适点点头,压低声音说:“谁叫你带回了叶护太子……”

李倓私藏叶护太子之事,并没有瞒着李豫父子,李适因此担心,叔父会趁机把叶护太子撒回草原去,谋图抢班夺权。

他说:“叶护太子实为宝货,昔日齐王叔密信至,太子欲命其交还回纥,还是孤献言暂缓此事的。然而,若有数年功夫,使叶护太子徐徐谋划,或可复夺回纥权柄,则其德于我唐,两家交谊,从此深固不拔……”

李汲颔首,只听李适继续说道:“可惜,天不从人愿,英武可汗过早辞世,则若叶护太子仓促行动,必无胜算,反倒会使得移地健更恨我唐,于西陲安定不利啊!因此望你急往陇右,劝说齐王叔,留叶护太子勿遣,甚至于……设谋捕拿之,将来好作为对移地健的制约,或者送归回纥,示恩于移地健。”

李汲叉手道:“殿下顾虑得是,我明日便即动身。”

李适眼望着他,却不说话,李汲诧异地问道:“殿下还有什么吩咐么?”

李适微微摇头:“长卫,你与齐王叔过于亲密了,或也受其影响,竟然不知道善谋自身么?”

“殿下此言何意?”

李适徐徐说道:“其实,若欲使齐王叔勿遣叶护太子,孤出一介使足矣,何必要特遣长卫你去陇右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