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我要这盛世美颜有何用 > 第 18 篇

第 18 篇

【兰兰文学 】提醒书友谨记:本站网址: www.wanbentxt.com 一秒记住、永不丢失!

看看吧。”

……

两人正忙碌着,那头又接到了李敬的电话。

夏一苇这两天也在京城,知会过齐涉江,她在赶录一支新歌的MV,到时要在巡回演唱会的下一站上首发的,按说李敬也在忙活那边的事。

“敬叔,怎么了?”齐涉江问道。

张约歪头看他,听他嗯了几声,待他把手机放下后,问道:“找你呢?”

“今天估计就到这儿了,我妈那边找我去救个场。”齐涉江说道,“她新歌里本来是有京戏的部分,找了个京戏院的演员助场,但那位临时有任务出国演出了,他们又耽误不了,那位推荐的其他演员好像也不满意。就想到我了。”

这可是亲儿子,还刚刚展现过模仿能力,简直是完美选择。如果是母子合作,那意义又更加不同。

张约哦了一声,嘴角撇了一下。

“哎,不然你也一起去吧,这都快中午了,干脆一起吃个饭,下午你还可以指点一下。”齐涉江也没注意张约表情,一看点儿,问道。

他知道张约和夏一苇是认识的,都在一个圈子,虽说不熟悉,但都认识。

张约的表情一下晴朗了不少,“这个啊……”

他还琢磨着怎么回答,齐涉江已经一起身,“走吧走吧,外套穿上。”

说着自己都起来收拾东西了。

“……”张约一看也没留给自己摆谱的时间,讪讪跟着站起来了。

两人一起到了现场,李敬、夏一苇和MV的导演都在,本来是表情轻松,一看齐涉江露面,还带着个张约,顿时轻松不起来了,特别意外。

李敬倒还好,知道他们俩一起捣鼓音乐,其他两人却是眼睛睁大不少,尤其是那导演。

怎么回事啊,不是说这俩死对头吗?

“妈,敬叔。”齐涉江开口叫了人,跟那不认识的导演也点头示意。

张约长腿站定,chā着衣兜在旁边也喊人,对着夏一苇就喊:“阿姨。”

夏一苇刚挂好微笑,猝不及防之下花容失色,捂着心口倒退三步,“哪来的阿姨?!!”

岂有此理!江湖规矩各论各的,这兔崽子以前见她还喊过姐的!

第十九章

反应这么大?

张约单想着从齐涉江那边赁, 他该叫阿姨了, 却忘了夏一苇对这种事非常敏感。

他干巴巴看着夏一苇, 这时齐涉江已经一推他,“哎, 叫姐姐。你认你的,我认我的。”

张约:“……”

不是不可以叫,但是这样一来, 以后岂不是很容易形成他们是两辈人的印象?

可是再坚持叫阿姨,夏一苇可能要吃人了……

张约折了个中,郁闷地道:“夏老师。”

齐涉江不知道还有这样的称呼, “这样叫太见外了吧。”

夏一苇瞪了张约一眼,怎么看怎么都是毛病, “得了得了, 真叫弟弟我也认不起, 张老师你说你来干什么?”

她也叫上张老师了,可见非常不满意了。

齐涉江憋笑, 赶紧地解释了一下, “没有,我请张约一起来的, 他帮了我挺多忙。刚才他也没别的意思, 就是从我这儿论, 关系好也不像别的人,常来常往叫岔了让人家误会。”

李敬也冲夏一苇点了点头,示意齐涉江说的是真的。

夏一苇这才缓和一些, 虽说张约欠了点,但是

“唉,小张啊,那是该谢谢你了,我刚刚比较冲动,你看你给我们Jesse提供了不少段子……”

张约:“…………”

说的是这个吗?!

齐涉江差点又笑起来,连忙捂着半边脸遮住表情。

“噗。”李敬假装自己没有笑出声来,说道,“不是帮的那个忙,是说最近Jesse弄音乐呢,张约人也是这方面的高手,给指导了。”

夏一苇:“……咦?哈哈哈哈,是这样啊,我也是没想到。那个,来来,一起吃饭,咱们吃饭……”

……

用餐也没出去,就弄个小桌子,订的外卖。

席间夏一苇给他介绍,导演姓姜,很有经验,也不是第一次合作了。

这首歌吧,主题是百年前的名旦,导演主要是想拍出那种历史感,选角上也想找气质比较符合的。

一边吃,大家一边就聊起来了。

“Jesse来的话,应该可以。”导演在心底想的是,夏一苇的儿子,只要不太差,可以适当降低气质上的要求,毕竟这母子合作也是一大亮点。

唱功上就不必担心了,这两天不正热闹着,连莫赣老师都夸过,那差不了。

“我也是这么想的。”李敬说道,他也不懂导演的拍摄要求或者是京戏的,单纯就是以市场眼光想,Jesse扮相应该很好看。

相声演员嘛,懂的就是杂,何况齐涉江经历丰富,那会儿年纪小,上台小子丫头都做过,后台浸着,看得多,后来是要说相声,模仿得也多,养成了习惯,观察各类人等。

夏一苇又拿手机出来给他看,“中间还有段京戏念白。”

齐涉江看了一眼,幸好不是什么八十年内的新戏,一眼认出是《望情鱼》,这出是从汴戏中移植过来的,随口就问道:“姜导是要哪派的唱腔?”

姜导一愣,有点迟钝地道:“原来选中那位,是唱的赵派。”

齐涉江不清楚,姜导管的是MV拍摄,唱腔之类的就搞得不是特别清楚了,反正也差不多,挺合适的。

齐涉江一想,说道:“赵派不够甜吧,《望情鱼》的女主角个xìng其实比较活泼,我学给您看看。”他放下筷子,清了清嗓子,“没开嗓,您听个味道。”

“我本是京华风月主,锦鳞行处赛真珠。惊破碧波蒙蒙雾,如绡玉鳍架荷露”

这一段他唱了两遍,第一遍是赵派,第二遍则更圆润清亮。

齐涉江说自己没开嗓,可在座的听来却已经很好了,尤其近距离听和隔着屏幕听,是完全不一样的感觉。

而且这么前后唱出来,对比立刻出来了。

“哎,别说,这个好像是更合适啊。你们得跟老王去说一下,到时录音用后面这一版更好啊!”姜导说道,“有个懂行的还是好。”

“嗯?不用这么急吧,我只是示范一下。旦行流派很多,还有些什么燕、于、项……身段上也得配合起来。”齐涉江数了数。

姜导听得一头雾水,再听说身段也有区别,这可是他拍摄时要注意的,不禁道:“你还会哪种?”

齐涉江失笑道:“看您了,您说喜欢哪种,我就学唱哪种啊。”

要么怎么说相声演员的肚子是杂货铺,打戏园子还红火的时候,名家林立,非但是京戏,什么评戏、汴戏名角儿的特色,哪个当红不就得模仿哪个。

当然这里头肯定有好坏之分,可还是那句话,像不像三分样。而且几句唱词,给他时间学就能挺像样了,以他的底子和模仿天赋还是比较轻松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