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一笑误君心 > 第六十六章

第六十六章

↘完♂本♂神♂立占↙手机用户输入地址:www.lanlanwenxue.com .com

白珊言带着丫鬟气势冲冲的来到梨园时,白浅微正在弹奏岱康的广陵散。《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用琴、筝、笙、筑等乐器演奏,是古代一首大型琴曲,它是汉族音乐史上非常著名的古琴曲,也是我国著名十大古曲之一。即古时的《聂政刺韩王曲》,魏晋琴家嵇康以善弹此曲著称,刑前仍从容不迫。索琴弹奏此曲,并慨然长叹:"《广陵散》于今绝矣。"这首曲谱是白浅微在一个游方郎中那里得到的,拿到的只是广陵散的一部分曲谱。她花了好大的力气才还原了这首曲子完整的曲谱。今日倒是第一次弹奏这首曲子。

。《广陵散》乐谱全曲共有四十五个乐段,分开指、小序、大序、正声、乱声、后序六个部分。正声以前主要是表现对聂政不幸命运的同情;正声之后则表现对聂政壮烈事迹的歌颂与赞扬。正声是乐曲的主体部分,着重表现了聂政从怨恨到愤慨的感情发展过程。深刻地刻划了他不畏强暴、宁死不屈的复仇意志。全曲始终贯穿着两个主题音调的交织、起伏和发展、变化。一个是见于"正声"第二段的正声主调,另一个是先出现在大序尾声的乱声主调。正声主调多在乐段开始处,突出了它的主导体用。乱声主调则多用于乐段的结束,它使各种变化了的曲调归结到一个共同的音调之中,具有标志段落,统一全曲的作用。

琴曲的内容据说是讲述战国时期聂政为父报仇,刺杀韩王的故事。嵇康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大师,他写的《声无哀乐论》、《难自然好学论》、《太师箴》、《明胆论》、《释私论》、《养生论》千秋相传,并且他弹得一手好琴,尤其善于演奏《广陵散》,倍受人们关注。当时与他齐名的还有比他大十三岁的阮籍,音乐史上常有"嵇琴阮啸"的说法,但在思想和人格上,嵇康要比阮籍更高出一筹。

嵇康对那些传世久远、名目堂皇的教条礼法不以为然,更深恶痛绝那些乌烟瘴气、尔谀我诈的官场仕途。他宁愿在洛阳城外做一个默默无闻而自由自在的打铁匠,也不愿与竖子们同流合污。他如痴如醉地追求着他心中崇高的人生境界:摆脱约束,释放人性,回归自然,享受悠闲。熊旺的炉火和刚劲的锤击,正是这种境界绝妙的阐释。所以,当他的朋友山涛向朝廷推荐他做官时。他毅然决然地与山涛绝交,并写了文化史上著名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以明心志。

广陵散相关图片不幸的是。嵇康那卓越的才华和逍遥的处世风格,最终为他招来了祸端。他提出的"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人生主张,深深刺痛了统治阶级的要害:嵇康如此藐视圣人经典、痛恨官场仕途,长久下去,岂不危害我太平江山的统治,此人非杀无以正民风、清王道。这里不是现成有个吕安的案子吗?将他牵连进去,既可杀之,又不会施人以柄,岂不妙哉。于是,在一些仇视嵇康的小人的诽谤和唆使下,统治者司马昭下令将嵇康处以死刑。在刑场上。有三千太学生向朝廷请愿,请求赦免嵇康,并要拜嵇康为师。这正是向社会昭示了嵇康的学术地位和人格魅力,但这种"无理要求"当然不会被当权者接纳。而此刻嵇康所想的,不是他那神采飞扬的生命即将终止。却是一首美妙绝伦的音乐后继无人。他要过一架琴,在高高的刑台上,面对成千上万前来为他送行的人们,弹奏了最后的《广陵散》,铮铮的琴声,神秘的曲调,铺天盖地,飘进了每个人的心里。弹毕之后,嵇康从容地引首就戳,时年仅三十九岁。

"白浅微,你到底是什么意思啊。"白珊言在梨园里面待了半个时辰,可是白浅微连头也没有抬一下。只顾着自己弹琴。

"你觉得好听吗?三妹。"白浅微一曲完毕,抬起头看着正在怒火中的白珊言,很清楚她今日来是为了什么事情。

啪的一声白珊言把摆在白浅微面前的那把绿绮狠狠的摔在了地上。"二姐,这样才好听呢?"白珊言仰着得意的笑容,看着面无表情的白浅微,她恨极了她的这种表情,明明心眼坏的要死,却还装出一副纯洁高尚的表情,以前她就是被这种表情给骗了。所以才让她害了娘亲的性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